首页 期刊栏目 | 主内书评 |

| 主内书评 |

书评:《思想的境界》

文/徐震宇   我们生活在一个据称经过了“理性化”的世界,然而反讽的是,如今却没有太多人愿意花时间读一本需要动脑子的书,尤其是一本自称有关“真理”的书。于是,现代人在日常所实践的,常常只是一种“理性的修辞”。最近几个月,每到晚间,许多人会打开电视,听一些“专家”谈论股市。在以貌似理性的方式听取关于世界局势、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公司状况的分析,乃至布林线、金叉这样的专业术语后,第二天,其中不少人将依照自己心中对于金钱的热望决定买进或卖出一支股票。这样的场面,每隔若干年就会集中发生一次。说实在的,如果人真的已经理性化,“股市崩盘”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因此,理性化进程带给现代人的,并不是一种平衡的生活,甚至不是真正的理性化,而不过是把理性与情感割裂开,在表面上将某些活动归入“理 …

阅读更多 »

书评:《加尔文论崇拜》

文/大牛   教会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不同的人,也许会给出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也许会说是宣教,但约翰·派博在其著名的宣教学书籍《让万国都欢呼》的一开篇却如此说:“宣教不是教会的终极目的,敬拜才是。宣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有敬拜。敬拜才是终极的,不是宣教;正如神才是终极的,不是人。”[1]实际上,“教会”一词的基本意思,无论在希伯来文,还是希腊文,都是“聚集”的意思。而在圣经中,这一“聚集”特别是指上帝与之立约的群体的聚集,这一聚集特别与圣约群体的崇拜有关。希腊文圣经中第一次出现“教会”一词的地方是在申命记4:10,希伯来文圣经只是采用了“教会”一词的动词形式:“你为我招聚百姓”。但在七十士译本中,译者却有意要强调这一招聚的特殊性,而特意加了一句话:“在组成教会的日子,耶和华对我说,你 …

阅读更多 »

中国教会何去何从?——伊恩·默里(Iain Murray)著《真正的复兴》(Revival and Revivalism)书评

文/吕沛渊   默里是当代福音信仰的历史学者,特别是对现代与后现代教会史(主后17至21世纪)福音派运动有深入的研究,其一系列的历史与传记著作,都是深入浅出地分析时代背景与前因后果的精彩杰作。例如:《清教徒的盼望》《爱德华滋新传》《真正的复兴》《被遗忘的司布真》《宾克生平》《钟马田传》《分裂的福音派》等,颇受教会历史学者的重视。   《真正的复兴》英文原著名为Revival and Revivalism: The Making and Marring of American Evangelicalism, 1750-1858,又译为《“复兴”与“奋兴主义”:美洲福音派的成败,1750-1858年》,本书共有480页,真理旌旗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书名显示:默里检视了美洲 …

阅读更多 »

像那个孩子,以上帝的事为念——《听妈妈讲那圣经里的故事》序[ 注1]

文/王怡   挑选一本最敬虔的圣经故事,犹如挑选一座最昂贵的私立学校。   一直以来,各种中文版的圣经故事在坊间层出不穷。连越来越多的非基督徒父母,也打算把圣经作为童话、神话或历史故事放在家庭教育中。所以给孩子们看的圣经故事,也渐成庞大市场。我收藏的读本,已超过了三十种。但即使是基督徒父母,也感到难以选择,甚至失去了识别的准尺。是熏陶还是教导?闲暇还是必修?文化抑或福音?预备还是浇灌?陪伴还是替代?防守或者抵抗?儿童圣经之于基督徒父母和家庭的意义,面临巨大挑战。   离开房龙,走向圣经   不能不先提一个影响中国读书界几代人的最著名的版本,就是美国通俗作家房龙的《圣经的故事》。和本书作者一样,房龙也是荷兰人。所以这种对比不但严肃,也很有趣。荷兰曾是清教 …

阅读更多 »

真理的勇气与凯旋——马丁·路德《加拉太书注释》中译本导言

文/老漫   (一)   《加拉太书注释》是马丁·路德自己最喜爱的作品之一。曾有人问他,如果只出版他的几本书,该是哪几本,路德不加犹豫的首选就是《加拉太书注释》。路德甚至称他的这本注释书为“我的凯瑟琳”,就是他妻子的名字。   《加拉太书注释》也是基督教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作品。在改教运动中,这部注释成为一面真理的旗帜,一盏黑暗中的明灯,一件攻破天主教错谬最有力的武器。   直至今日,这本书也影响了后世无数圣徒的个人生命。若我们以为这既是几百年前写就的“经典”,便是晦涩难懂,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实在跨越了历史之时空,以直白热情的文风,直抒胸臆,直指人心,对每一位圣徒、对今天的我们说话。它对我们信仰生活的实用性和适切性是跨越时代的 …

阅读更多 »

保罗的领袖原则——《领导力》

文/王培洁   《领导力》(The Book on Leadership)是美国著名解经家约翰•麦克阿瑟著作中译介到国内的第一本。本书根据使徒行传27章和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对自己的描述,将保罗的领导原则一一剖析,展现在读者眼前。   达拉斯神学院的释经讲道学教授雷吉•格兰特(Reg Grant)提到,释经讲道的大纲就好像一把折扇,而讲道好像把折扇打开,谈到第一点,就如打开折扇的一折,接着由第一点引向第二点,第二点引向第三点,好像扇面一折折打开,上面的图案一点点展现——就这样,圣经的真理抽丝剥茧一般,被发掘出来。巴刻(J. I. Packer)认为:“释经讲道的真正概念,是讲员应该成为经文的代言人,把神的话传给听众,并且使经文之论旨得以被彻底了解、应用及传扬,使听众可以领悟并 …

阅读更多 »

信仰告白:赞美和感恩之歌[注1]

文/赵刚   巴文克的《我们合理的信仰》是我刚开始对神学感兴趣时就接触到的几本书之一,但平心而论,当时并没有觉得太受吸引。不过,随着年日的增长,现在越来越觉得它的宝贵,甚至在教授神学入门课程时,几乎总是用它来做主要教材。因此现在当它的简体本出版之际,受邀再写一篇序来把它推荐给中国教会的信徒,实在非常乐意。不过因为已经有几篇序言了,特别是全文重新翻译的英译者序,对巴文克已有相当介绍,这里只补充澄清几个问题。   一、真正的敬虔和真正的神学   我想导致忽略巴文克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从原来荷兰文的书名,到英文翻译的书名,再到中文翻译书名的变迁中,就可能发现一个。如前面其它序言中提到的,荷兰原文的书名是《上帝的奇妙作为》,光从名字来看,很难说这是一本温情的灵修作品, …

阅读更多 »

《天路历程》与基督徒人生

文/康来昌   我们从介绍约翰•班扬(John Bunyan,又译本仁约翰)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来了解基督徒的人生。   基督徒的人生是长途旅行,是一个丢掉过去的一切,包括理想、目标、执着、重担等等,改走另外一条路的旅行:“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33)。这趟旅行路途坎坷,充满险阻,且至死方休;但同时它又极为精彩,在重重失败和煎熬中,我们因信心而满有惊喜与祝福,经历脱胎换骨的更新,指于至善(不是“止”于至善,因会不断地进步),臻于美境,即天堂。   许多圣经学者说旧约入世,新约出世,这不合圣经,离弃世界跟随神的观念从创世记就有。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 …

阅读更多 »

推动好的圣经故事深入人心

文/慕香柏   小约翰弟兄曾转发过一篇《震撼百年的演讲:王财贵教授北师大讲座》。正好我听过王教授这个主题演讲。这篇极有能力的演讲掀起了“儿童经典诵读运动”,我的一些朋友也参与其事。十余年来我一直有所关注,了解这一运动已席卷海内外华人圈,是各种“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运动”中最有冲击力的。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都有许多家长干脆送自己的孩子到那些教他们从小背诵四书五经的地方去。小约翰弟兄概叹说:“如果这样读圣经多好!”   想必大家深有同感:“许多人读经甚至读不出埃及,后面神教导以色列分别为圣的章节,让许多人怎么也读不下去了,总之、反正、就是出不去埃及了,更遑论进入迦南美地;而我在主日学里见到的情况是,许多父母为了省事,干脆找些圣经故事、或者圣经故事的光碟来给孩子们看,市面上许多非基督教信仰 …

阅读更多 »

基督徒真正的医治和安慰——《三个国王的故事》书评

文/赵刚   《三个国王的故事》是我刚信主不久以后读到的。现在再读,仍觉得很有帮助。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独裁的扫罗和叛逆的押沙龙,而上帝往往借助外面的扫罗或押沙龙来对付我们心里的扫罗或押沙龙。   本书所关注的不是神义论的问题,更不能被理解为是在讲上帝以恶成善。它要讲的是信徒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公。仅就这一点来说,它也不是要做全方位的考察,只是把焦点放在信徒自己内在生命的成长上。它的教导可以归结为:在去掉弟兄眼中的刺之前,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太7:3-5)。这对年轻气盛、尚不太能分清属血气的热情和从圣灵而来的火热的我而言,不啻一剂良方。   我现在更深地认识到,这本书也不是在抽象地谈论,而是在一个有具体权柄结构的情景下说的。换句话说,所处理 …

阅读更多 »

宗教改革运动思想离中国有多远——读《宗教改革运动思潮》

文/许国永   有句成语叫“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思是指能看到人的表面,却不能洞察人的内心,也即难于识人。这个成语反映了明白人的“内心”在真正认识一个人上的重要性。正如人有其“内心”一样,一场运动也有其“灵魂”,也即主宰这场运动的思想。   在大多数国人眼中,宗教改革运动只是西方漫长历史长河中一个年代久远的事件。大家的记忆基本上都来自中学历史课本里的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其中提到16世纪一个叫路德的人曾在一个教堂门口贴了张类似“大字报”的东西,然后就引发了一场运动,至于这场运动中的其他主人公,除了加尔文只是一笔带过之外,别的人更是只字未提。发生在16世纪欧洲的这场运动所涉及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历史课本当然是沉默不语的,更遑论这些思想跟中国又有什么关系了,而这些问题,估计也是很多 …

阅读更多 »

以神为乐的人生是否可能?——“盐与光”系列丛书的见证

文/约书亚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诗23:4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第一问:“人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荣耀神,永远以他为乐。”有人说,这句话可称为改革宗神学思想之中心内容,因为高举上帝的主权和荣耀。最近,笔者在教会中讲这个题目,慢慢体会到,在这句简单的答案中,蕴涵着深刻丰盛的内容。教会牧养的一个实际需要,就是将我们所确信的这个真理,充分有效地融入到信徒的生命中。 多少有些可惜的是,中国传统家庭教会的信仰系统有时候无法为这个世界的系统找到详细、合适的解释和位置。往往是过于简单化的圣俗两分。因为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合乎圣经的、整全的神学架构,我们其实无法真正构建信徒在此世生活中所需的,充分的信仰支持。 这似乎说明,对于上帝的护理,对于上帝与这个庞大的世界和复杂的生活那种 …

阅读更多 »

《天路历程》的作者约翰•班扬传记近日出版

文 / 杨声   “现在他已不去揣测不同政局变化的含义,一心只传扬基督。” ——《班杨传》 近日“新教著名人物传记译丛”推出第4本传记《班扬传》,该译丛此前已出版的有《加尔文传》、《爱德华滋传》和《司布真传》。 约翰•班扬(又译本仁约翰,1628-1688)是英国著名作家,16岁时参加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战后回到家乡。他经历了漫长的信仰挣扎,最后确知自己得救并受洗,并且加入不从国教派的浸信会。随后,他开始讲道和写作,1660年因“不从国教”被捕入狱,随后在监狱中度过了12年多的时间,很多作品都是在监狱中完成的,包括《天路历程》。据说《天路历程》是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 本书温馨可读,它交代了班扬贫穷而粗野的童年,也叙述了班扬漫长的信仰挣扎,直到他有了得救和重生的确据,得到了内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