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58)

期刊

发刊词

    我们在天上的父啊, 我们感谢你,我们赞美你! 因为你的慈爱, 我们成为你的孩子。   我们把这份小小的刊物献上给你, 如同初学画画的孩子向父亲献上他人生的第一份涂鸦, 愿主我们的神微笑着收下。   我们的神啊! 愿《教会》为你所掌管 愿它成为你对中国教会的祝福 愿它单单属于你   阿爸父, 我们感谢你,我们赞美你! 因你永恒不变的慈爱, 我们永为你的孩子……    

阅读更多 »

中国教会的存在形式探讨

                            文 / 高真     中国教会当前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中国教会未来的道路在哪里,我们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首先明白什么是教会,教会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只有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搞清楚了,存在的形式和发展的途径才能明晰。本文作者通过回顾西方教会历史,通过对中国教会现状简明而深入的分析,指出中国教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教会观,最需要努力建造的是教会共同体,而教会健康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宣教。中国教会从现在起就要有宣教的心。     钟摆:西方和中国教会历史   如果我们考察教会历史,即初期教会史、中世纪教会史、宗教改革史以及文艺复兴以后至今的近、现代教会史,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周期性的或者说“钟摆式”的历 …

阅读更多 »

政教关系与登记问题——上帝与凯撒的疆界

文/刘同苏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1]这一圣经原则不仅奠定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政教分离的基本准则,也与信仰和法律的一般学理界定相吻合:国家的管辖范围限于外在行为领域(即法律领域),而教会的权力止于心灵世界(即信仰领域)。但是,申明这样一个界线如此分明的概念,只是思维的初步,并不代表对事物的真正了解。真正的界限不是在彼此分离的观念壁垒间显露,而是在彼此交织的生活联系中显明。     上帝对法律的主权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这并不意味着法律领域可以成为一个与上帝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法律并不是没有道德内容的外在空壳;那些内在的基本道德要求支撑起了法律的外在行为躯壳。如 …

阅读更多 »

内聚型教会与外展型教会

文 / 夏忠坚     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       从教会的发展向度来看,教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聚型教会,另一种是外展型教会。   内聚型教会以教导、敬拜、团契为优先事工,或者说比较重视聚会、重视教会活动,比较以会堂为中心。内聚型教会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装备期的内聚型教会,另一种是老化期的内聚型教会。   装备期的内聚型教会可以用耶稣的事工来说明,耶稣用三年期间教训人、宣讲福音、医病赶鬼、训练门徒。这三年的事工型态,是一种内聚的型态,耶稣要众人来跟随祂、来参加聚会、来接受装备、来操练布道及服务,并从其中拣选十二个门徒经常与祂在一起。但是耶稣要门徒来跟随、来聚会,是为了要装备操练他们 …

阅读更多 »

教会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文/老陈﹠小何     盛夏的一个凉爽的晚上,同为基督徒的老陈与小何相聚在咖啡馆,就中国教会未来要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影响教会发展的四个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各样挑战以及对策,等等。讨论中,一个频频发问,一个娓娓道来,展开了一幅中国教会现状和未来的全景图。       小何:老陈,你怎么看中国教会的发展?是否存在一条必然的道路,以至于我们可以进行预测?还是说,因为各种外部和内部的不确定性,中国教会未来的形态和神学特征并不确定,要看我们努力的结果?当然,在神永恒的旨意中教会的发展道路是确定的,但我想问,从人的角度看,我们能否在神学上做一个推断——或者通过回顾西方教会的历史——而看到中国教会大致的未来?   老陈:我感觉,未来中国 …

阅读更多 »

奉献与传道

  文 / 王明道   “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12:1-2     今日有些热心的信徒在讲奉献的真理的时候,常把两件不同的事混成了一件事,这两件事就是奉献与传道。他们说,“我们得了神那样多那样大的恩惠,不应当再为自己活,应当把自己的身心完全奉献给神,因此我们不当再去作世界上的事,为自己谋求衣食享受。我们应当奉献我们整个的身心光阴,去为神作传道的事工。”许多热心有余知识不足的信徒听了这样的教训深深的受了感动。他们觉得他们实在应当这样奉献,因此便抛弃了自己本来的学业、事工、责任、家庭,去作传 …

阅读更多 »

圣徒与战士——许春草传

  著/张圣才  缩写/江登兴   他有个理想,就是“正义如大水滔滔,公平如江河滚滚”,畅流无阻在祖国大地之上。他认为只有当人民享受到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无恐惧之自由,不虞匮乏之自由的日子,地面上才有和平,人民才有幸福。而这种自由,是从耶稣基督的福音产生出来的。离开耶稣基督的福音,和平、公义、仁爱、宽恕的社会是难以实现的。     辛亥与讨袁   许春草(1874-1960),祖籍安溪,出生于厦门。他原是个泥水工,参加过辛亥革命、讨伐袁世凯、讨伐陈炯明、抗日等等各个近代史上重要的斗争。他的有几句名言:一曰,人民反对暴政不必向政府备案;二曰,有公愤无私仇;三曰,不与魔鬼结盟,不与罪恶击掌;四曰,对付外国侵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命,“ …

阅读更多 »

用爱心说诚实话——改革宗传福音之道(节选)

文/ Kim Riddlebarger 译/文睿   (一) 何为传福音?   对许多人来说,基督徒生活的实质就是“向别人传讲耶稣”,但是在太多的例子中,传福音变成了向别人传讲自己,诉说基督教是如何冲击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要人为传福音下定义时,问题就很明显了,我们发现人们经常混淆了自己的见证、个人经历和圣经对耶稣基督的见证之间的关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尝试使别人相信的时候,会如此容易就去谈论自己,而不是单纯地叙述福音的事实。太多人以为传福音的实质就是个人见证,而非圣经的见证。   按照维尔•麦兹格(Will Metzger)那本很有帮助的书《说出真相》(Tell the Truth)的说法,圣经对基督作的“见证(witness)”和我们自己信仰之路的“个 …

阅读更多 »

《天路历程》的作者约翰•班扬传记近日出版

文 / 杨声   “现在他已不去揣测不同政局变化的含义,一心只传扬基督。” ——《班杨传》 近日“新教著名人物传记译丛”推出第4本传记《班扬传》,该译丛此前已出版的有《加尔文传》、《爱德华滋传》和《司布真传》。 约翰•班扬(又译本仁约翰,1628-1688)是英国著名作家,16岁时参加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战后回到家乡。他经历了漫长的信仰挣扎,最后确知自己得救并受洗,并且加入不从国教派的浸信会。随后,他开始讲道和写作,1660年因“不从国教”被捕入狱,随后在监狱中度过了12年多的时间,很多作品都是在监狱中完成的,包括《天路历程》。据说《天路历程》是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 本书温馨可读,它交代了班扬贫穷而粗野的童年,也叙述了班扬漫长的信仰挣扎,直到他有了得救和重生的确据,得到了内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