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治富
一、崇拜程序的层面
崇拜程序表面上看好像非常单一,没有什么花巧和秘密。但实际上,崇拜程序所折射的内涵相当丰富。不同的崇拜程序有不同的强调和侧重点,也反应其中所包含的多重层面。
1、崇拜程序中的教义
在崇拜程序中,我们其实有意无意中会有不同的强调点。常见的是在整个的程序设计中突出上帝、基督或圣灵。以父上帝为中心的崇拜,因为上帝是上帝,崇拜是信徒与上帝相会,因着上帝的本性和上帝的恩典,信徒们欢呼赞美,归荣耀给他。耶稣基督是神赐给世人的救赎之门,靠着这位父怀里的独生子,因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信徒恢复与神的关系,这一切都是父上帝的作为与恩典。强调基督,以基督为中心,崇拜在耶稣基督里完成,借着基督耶稣的受死代赎,天父永受赞美。在以基督为中心的崇拜中,信徒默念耶稣为他们所做的,并且等候基督的再来,为他们成就最终的救恩,就是身体的得赎,进入荣耀的国度。在这样的崇拜设计中,基督是无与伦比的,是被关注的重中之重,信众敬拜和感恩的焦点都在这位人子的身上。以圣灵为强调点的敬拜,注重活泼有灵力,圣灵的能力被高举,这位保惠师是使我们有信心的,使我们有能力服事的,是安慰我们的,又是我们的引导者。圣灵的能力和同在是敬拜者生活和信仰中不可或缺的,这在敬拜中更加被凸显,不单是敬拜和感恩,同时也多有对圣灵能力的呼求,祈盼他更多的充满和更大程度的掌管。
2、崇拜程序中的重演
在崇拜里,我们叙述和演出一个故事,这故事关乎上帝为人类所作的事,以及我们如何回应上帝的作为。崇拜是重新描绘历史,让曾经的日子再现,这让敬拜者醒觉上帝的真实和作为,上帝在他们的生命中掌权,人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手中。重演式的崇拜注重行动和话语,有着相当程度的戏剧色彩,以可见、可触摸和实质的表征再现历史事实。这一展现方式是以动作重新描绘该历史事实。旧约逾越节是叫人印象深刻的重演例子。逾越节的整个流程在在都是向守节的人讲述神的大能和拯救,而这讲述是形象和具体的,仿佛就发生在现时。与之相对应的实例是新约的主餐。此种崇拜的设计也会动用官感,上帝既然把五官赐给我们,在崇拜中他也乐意看到我们使用这些感觉。在强调重演的崇拜程序中,我们可以发现戏剧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外在的如音响、动作,内在的如节奏、感情和感觉。借着这一切,主礼崇拜者将会众带到曾经的救赎事件,引领他们更真实地进入深度的敬拜。
3、崇拜程序中的形式
首先要说的是,形式并非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负面。崇拜既然内容不只一项,必然会牵涉到若干组织与结构。而形式并非单纯外表事物,更是属灵的真实的符号及表征。神是个灵,可他却道成肉身,有形有体地来到世人中间,让人可以与他交往。会众以有形可见的方式来敬拜,这些形式及符号不管是单纯或是繁复,都是我们敬拜中不可少的因素。没有任何形式和符号的崇拜是难以想像的。但我们亦须知道,表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媒介和途径,引领我们去敬拜。十字架所代表的,是耶稣所成就的救赎,跪下所代表的是我们在神面前的降服,举手所代表的是我们的宣告,昂首所代表的是我们的仰望,白色的衣饰(牧师袍、诗班袍、洗礼袍……)代表的是义、圣洁,红色代表的是基督的宝血、救赎,等等。任何一个表征或符号,都包括外在与内在两部分特质,外在的是我们可见的,而内在的特质是不同的群体对此可见特质的解释和定义。同样是举手,有些人会以为那是宣告,也有些人会以为那是信心的表示,或是立志,或是对神的降服,或是加强敬拜的力度和气氛,如此等等,并没有标准和一致的含意。甚至同样是举手,不同的手势意味亦不同。比如手心向上意味邀请,手心向外、向前是宣告,手心向下则是祝福。通常是牧师向会众祝福,手心向前、向下,与此相对应的是会众接受祝福,手心伸出并向上。然而在一个群体中,相同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总是在一个大家都认可和接受的范围内,不会相去太远。
二、崇拜程序的编排
一般来说,不管崇拜程序是多么不同,但我们总可以列出一些相同的构成部分。比如宣召、唱诗、讲道、祝福等。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崇拜环节约略地分成如下几类:
1、准备性的环节
这个类别下的环节包括预备崇拜的安静环境(关掉手机等)和预备崇拜的安静心灵。有人或许以为这环节是不必要说的,天长日久,大家都知道了。这还用说?还用准备吗?这是常识,是不说大家都应该知道和遵守照做的。果能如此,那当然是最好的了,不过这似乎只是理想中的状态。实际情况是,教会里面总是有一些不固定的人,比如新来的慕道友,比如转来的其它地方的信徒,比如本会信徒介绍的亲朋好友或同事等等,所以每次的崇拜中我们都要做这样的准备,这不单是事前工作,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我们崇拜的一部分,显出我们对崇拜的慎重,愿意全心和投入地进入崇拜之中,排除一切的干扰。还有,我们这样做也是考虑会众的情形,每个人信心和属灵生命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实在需要彼此提醒,帮助彼此更好地敬拜。事实是,有时我们确实会忘记关掉手机(假如主持人不提醒的话)!
2、下行性的环节
这个类别下的环节包括宣召、读经、讲道及祝福等。所谓下行,是指这些环节的方向是从上而下,是神向会众的,不管是读经还是讲道或祝福,都是神对会众有所说,有所做。这些环节中尤为重要的是讲道,神借着圣经向会众显明他的心意,告诉会众属天的真理。有些地方的教会甚至把证道视为唯一的环节,而诸如诗歌等等不过是无足轻重的花头,这当然失之偏颇,但也足以让我们看出教会对证道的普遍重视。此外,有些教会把证道排除在崇拜之外,这也是不对的。证道当然应该成为我们崇拜的一部分,在聆听中我们向神表明降服和敬畏,愿意遵他而行。至于祝福,有些教会有,有些教会没有,不过这确实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崇拜不可少的环节。这显明我们承认上帝是唯一的赐福源头,而在信心的领受中,我们享受了上帝所给予的恩典。
3、上行性的环节
这个类别下的环节包括祷告、认信、回应、奉献等等。上行性的意思是这类别下所有环节的方向是由下而上,是人对神的。我们要知道,崇拜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有神向人的环节,也有人向神的环节,这样才有互动,才有相交。现在的教会崇拜中,很多地方都没有认信,没有奉献的就更多了。这其实也是不太理想的,失去了崇拜中一些很宝贵的东西。认信是我们在神面前表白我们的信仰,也是在天使、魔鬼和其他人面前宣告这信仰,这可让我们知道自己所确信的,坚定信心。而奉献,我们将从神而来的一切,再拿出一部分来归给神,显出我们对神的感恩,承认他才是万物所源和所本,我们不过是管家。所以奉献实在是不可少的崇拜环节,是我们每次每时崇拜中都要思想并身体力行的,如旧约所记:“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参:出23:15,34:20;申16:16)。神并不缺少财物,但若我们一无所献就显出我们崇拜的苍白。
4、平行性的环节
这类别下的环节包括欢迎新人、彼此问安等。有人以为这是形式,是,我们不能否认。但这形式意义却极为重要,一个新人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应当让他有家的感觉,我们应当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和爱意。假如我们是彼此相爱的群体,这彼此相爱的心必定会借着种种形式流露出来。欢迎新人是很好的一种形式,难以想像一个在公众崇拜中对新人什么表示也没有的群体,在聚会结束后反而会有肢体对新人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关爱。还有彼此问安,我们要做的也很多,握手、拥抱,都让我们感受到身处爱的群体中,感受到我们是一个身体,是在基督里同为肢体,这是何等的美,为什么不充分地表达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教会的爱宴也可以看为崇拜群体相交的一个延伸,但这延伸不但应当在聚会结束后,同样应当在聚会中,让我们格外地重视,知道神的命令是爱神,是爱人,这些都应体现在我们的崇拜里面。
以上所谈的是崇拜程序的不同环节,好的崇拜程序编排应当综合这些不同类别的环节,有交叉和规律地呈现。比如我们在设计崇拜中考虑“上下式”,一个向下的环节(神向人),再有一个向上的环节(人向神),如此往复,最后是平行的环节(人与人),就是非常不错,非常理想的崇拜程序设计。如图:
这个图中,有向上的关系,有向下的关系,也有平行的关系,在一切的关系中,都是由心发出,更重实质的爱,有诸内而形诸外。
不妨引用韦柏(Robert E. Webber)在《崇拜:认古识今》一书中所设计的一个崇拜程序实例,这个崇拜的实例是企画礼拜式的。
崇拜程序
宣召
诗班唱宣召诗歌
牧者宣召
赞美诗
颂词(例如《但愿荣耀归与三一神》等)[1]
大荣耀颂
求开启祷告(主日集祷事项)
旧约经课(可以由平信徒诵读)
新约经课(可以由平信徒诵读)
讲道
讲道后邀请会众回应
圣诗(唱咏诗篇或短歌)
认罪祷告(以圣诗或简短忏悔礼文表达)
宣赦(圣诗或约翰壹书1:9)
回应(会众)
信仰表白(信经)
关心教会(代求祷告)
信徒祷告(或牧者祷告或启应《总祷文》)
见证(见证神的信实[2]或欢呼赞美神)
彼此问安
奉献
收集奉献
圣诗或特别音乐项目
呈现[3]
三一颂
圣餐邀请
感恩
主祷文
领受圣餐(可唱圣诗)
回应[4]
差遣礼(散会宣告)
祝福
三、崇拜程序的反思
有人反对在崇拜中使用程序,认为这会限制圣灵的工作,让崇拜变得一成不变,了无生气。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任何崇拜都不是从始至终只有一个环节,比如只是讲道、只是唱诗或只是祷告。既然有不同的环节,肯定会有一个组织和编排的问题,如此程序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这程序的编排是有意或无意的罢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无程序也是一种程序,怎么可能有无程序的敬拜呢?一个成功的敬拜不会受程序的限制,在程序中我们反而可以更加投入地敬拜,不会有束缚之感。而且我们说程序也不是关注程序本身,重要的是使用程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敬拜。所以程序不是用来攀比和炫耀我们的设计,而是导向神的荣耀,引导我们的身心灵全然向神。程序没有绝对和通用的,在设计崇拜程序时,我们要考虑自己教会的背景和诸多情况,如此才能不邯郸学步,原样照抄,而是灵活运用,找寻适合自己教会的崇拜程序。这当然不是说崇拜程序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强调崇拜程序的设计是比较灵活的。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扔掉自己教会的所有传统,马上投入一个全新的崇拜程序,拥抱自己根本不适应的一切。在考虑崇拜的程序时,传统不能不放进去。有些教会比较活跃,有些教会比较安静,有些教会注重礼仪,有些教会喜欢创新,这些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有所承继。全盘推翻固然可以来一个彻底的更新,但伴随着这样的彻底,更多的是信众的抗拒甚至引起教会的不稳定和分裂。比如你看到一个教会的爱宴很好,以为这就是这个教会兴旺的全部,马上就回到自己服事的教会大干一场,统统拿来,结果爱宴不成,可能反而会变成了鸿门宴,搞得教会剑拔弩张,紧张之至。
还要注意的是,崇拜程序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些比较成熟的教会,有财力有人力,可以用非常好的乐器,有很好的弹奏水平,你参加了一次马上就想回去也这样,但没想到自己的教会一没财力,二没人手,硬要上的结果可能只会白白地让自己气馁和痛苦。如果你真的愿意这样,也不应一蹴而就,凡事都有个过程,教会崇拜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一日而成。所以更加合适的做法是定出个一二三,慢慢来。
教会的崇拜是整体的,所以在崇拜中我们应当让信徒积极地参与,而不应当只是个别人的表演,信徒成了观众。据说有些大型的教会,有非常好、非常专业的诗班,所有乐器一应俱全,演唱也是美轮美奂,无可挑剔。但在这样的教会中,信徒完全把聚会和崇拜当成了娱乐,他们安安心心地做起了观众,坐在台下面如看演出,一点也没有自己的事。而确实有些崇拜带领者在主持时一味追求高、精、尖,这样的崇拜离信徒越来越远,他们不是不想参与,而是主持人走的太快太远,他们根本跟不上。所以我们真的要记住,崇拜不是少数人的,而是全体的。
我们也应清楚,崇拜不是只在聚会中,崇拜应当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的终极意义。让我们的生活也成为荣耀神的生活。既然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神,既然我们是蒙神救赎的群体,既然我们不是为自己而活,那么我们的生活没有理由不成为敬拜。
最要紧的是,我们知道崇拜指向的不是人,而是神。崇拜是以神为本。我们的崇拜不是让自己觉得舒服,不是让会众觉得有趣或精彩,而是要讨神的喜悦。在整个的崇拜中,我们要始终记得把神放在第一位。我们所选的诗歌、我们的程序编排,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把神凸显出来,让神单单地得荣耀,让神成为整个崇拜中唯一的焦点。如果没有了这一点,纵使崇拜再怎么行云流水、再怎么典雅华美,也不过是空有其表,失去了其存在的真义。
[1] 可由一位信徒或整体信徒表示赞美及感恩,可以诗歌或话语表达。
[2] 可由一位信徒或整体信徒表示赞美及感恩,可以诗歌或话语表达。
[3] 呈献包括会众的奉献,及饼与杯献上于圣餐桌前。
[4] 可由一位信徒或整体信徒表示赞美及感恩,可以诗歌或话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