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勒
引言
我们身处一个巨变的时代。中国社会文化仍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型期;一度引领世界文化的西方文明,亦在加速度摒弃其基督教信仰的精神资源,重塑价值体系。成长中的中国教会面对巨大的文化变迁,一边牧养圣徒,一边深化忠于圣经的神学、建立成熟的建制。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实质性地左右着教会牧者的方向、实践与重点。在一个纷乱的世界里,到底什么是教会的根基,到底什么是牧者在所有处境中需要不断关注的、不变的焦点?
无独有偶。步欧洲后尘,美加的教会在现代与后现代全新生活方式的社会文化处境里,进入后基督教时期,面对全新的挑战。过去许许多多基督教化社会的基本价值与信念正在瓦解,据最近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报道,抽样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年轻人里自我认定为基督徒的人口比例,已经从70%跌落到50%。但另一种现象是,在这三十年当中,涌现出各种各样复兴教会的尝试,包括教会成长学、超大型教会、新兴教会等等。
同时,也有一群牧师,经过深刻的神学反思,认定教会必须放弃试图重建教会在社会中主导地位的企图,彻底告别教会在欧美文化中曾经一度的辉煌,对教会文化与事工形态进行全面反省。他们坚信,基督教信仰和基督教会的核心就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死而复活的福音。因此,他们强调委身聚焦于以基督为中心的福音神学,回到圣经忠心传讲上帝的话语,并以此为基点、价值、优先,重新梳理教会的使命和方向,让福音驱动教会的整体事工,并塑造教会的文化。他们同时认为,真正跟随基督的教会必定是文化中的少数,因此,每一个基督徒要欢喜成为认定福音、跟随基督的少数,并凭着对主与他国度的忠心,以宣教士的身份认定,再进入文化发挥盐和光的功用[1]。
这批北美牧师当中,在神学反思与教会实践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纽约救赎主教会的提摩太·凯乐牧师。经过25年的牧会、神学教育、再牧会的反思与实践,凯乐清晰地提出以福音为中心,在后现代处境下植堂牧会的神学异象[2]。
这里的福音已经不仅仅是福音书中记载的福音事件,而是基于整本圣经的启示,对福音的完整认识,即关于福音的本质,以及福音所带来和产生的一切结果的认识。在凯乐的语境中,“福音”一词不仅常常成为福音神学的缩略语,而且,因为耶稣基督是福音的核心,“以福音为中心”也就是“以基督为中心”。“以福音为中心”这种讲法更多以救赎历史、圣经神学为视角,而“以基督为中心”则多着重于系统神学的角度。
更需要了解的是,福音或福音神学与世间一切的学问不同,因为基督是整个福音的中心,福音本身具有生命性,而不仅仅是一套知识;对福音的认识与生命相关,人不可能完全把握福音,只能被圣灵藉着福音的道改变并且把握。人最容易产生的错觉是以为知识性对福音或说福音神学的认知,就代表着自己生命性的改变和对福音本身牢牢的把握。凯乐提出福音是最难以认识的,我们真正对福音的认识不仅是认知性的,而且也必须是经验性的,一个人对福音真正的认识,体现在他被福音更新翻转的程度上,福音不仅是我们认知的焦点与核心,同时应当是驱动我们人生与事奉的动力,福音也会塑造我们生命与事工的形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福音就是:上帝透过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受死复活、升天,成就所应许的救恩,实现他末世性的国度降临和掌权,在第二亚当耶稣基督里,洗净人的罪,使人重生并恢复上帝的形像和人的王位;基督还要再来,完成上帝的救赎之工,让天上地下一切的荣耀归于上帝自己。而关系到这个福音的一切神学性反思与实践性应用,就是福音神学。
为了更为清晰并有条理地阐述福音神学,并且带出实践应用,凯乐从三个方面阐述福音神学[3]:
第一,“福音不是所有的事”。福音的核心与本质是:基督是谁,他做了什么。神学性的表达就是基督完成的救赎历史(historia solutis):道成肉身,十架受死,复活、升天、再来。突出福音的焦点即基督是谁及做了什么这个本质,是一切的基础。由此而来的,是基督为我们带来和成就的一切救恩的好处,包括称义、成圣、成为神的儿女、得荣耀、活出天国的伦理等等,按神学性词汇,这是救恩次序(ordo solutis)的部分。本质与果效不可混淆,但也不能分割。这是比较系统神学性的对福音神学的阐述。
第二,“福音不是简单的事”。首先,整本圣经都在指向基督,都在讲述福音,旧约向前期待基督,新约向后阐明基督。其次,福音的表达不是简单公式性的,而是极为丰富的,不仅整本圣经都在讲述福音,而且福音对不同的堕落文化和罪有具体针对性的表达。这一个层面是比较圣经神学性的表述。
第三,“福音关于所有的事”。福音不是一个好建议,告诉我们当做什么,它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好消息,宣告上帝已经为我们做成了什么。福音本身就是上帝的大能,宇宙人生没有一个层面不被福音彻底地颠覆。福音产生三个颠倒:上下颠倒,里外颠倒,前后颠倒。福音不是ABC,而是A到Z。福音神学的应用涉及到基督徒和教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实践神学的层面。
凯乐致力于以福音神学为核心的事工,即以福音为中心、被福音驱动、为福音所塑造的事工。他对福音的关注与以基督为中心的释经讲道影响了不计其数的牧者与基督徒。
在过去三年里,我也认识到一群国内的牧者,因为个人的反思与凯乐等人的影响,开始关注福音的本质。这导致他们因着更深认识上帝在基督里恩惠的福音,而被十字架的大爱深深抓住,尝试回到以福音为中心的教牧实践,也因此矢志将此生献于以福音为中心的牧养和植堂。在实践的过程中,众牧者也面对诸多问题,比如福音与律法的关系,恩典与工作的关系,福音神学如何在中国的处境中落地生根等。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本文致力于对福音神学本身进行反思,试图从福音神学和十字架神学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提出并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 为什么福音神学应该是我们关注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必须的吗?或者说是圣经所要求的吗?为什么?
- 什么又是认识和把握福音神学的关键?或者说,福音神学与十字架神学是什么关系?
- 当福音神学成为我们关注的核心时,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教牧实践?
一、福音神学的核心性
虽然在基督耶稣的福音当中,牧者们一次次经历了更深的生命更新,不断被激励前行,然而我们必须要问,除了生命性的体验,福音之所以成为核心、成为焦点的本质性基础是什么?是否有从圣经而出的必然性?
1、上帝本体的作为让我们看到历史的高峰就是福音
在古往今来的整个宇宙人生中,再没有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性会超过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亲自进入这个被罪玷污堕落的被造界这样一个事件。绝对永恒的创造主不仅进入被造的世界,披戴了人的血肉之身,并且被他所造的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之后复活。那不仅是永恒对暂时、绝对于相对的俯就,更是圣洁的神与污秽的人相亲、公义的主与罪恶的仇敌的复和。何竟如此,竟何如此?这就是上帝测不透的大爱,福音永恒的奥秘。“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或作‘在灵性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3:16)
福音事件是上帝自己亲身的作为,是比创造本身更为伟大、奥秘的事件。也正因为如此,上帝本体的作为必然使得福音成为历史的高峰。
2、整本圣经的启示表明,福音是救赎的核心
整本圣经的启示就是关于上帝如何完成他对人的救赎计划。在创世记前三章很快交代了上帝的创造和人的堕落之后,以此为背景,圣经启示讲述的就是上帝如何一步步在圣经的应许中完成他的救赎。当我们说圣经是关于上帝如何完成他的救赎计划的时候,并不是说救恩论是最重要的,救恩论、三一论、基督论等等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在上帝救赎计划的过程当中启示出来的。不能把救赎计划简单地等同于救恩论,它是救恩论的背景。
在旧约的每一个阶段,上帝主权的干预和救赎,都不断指向一个更大、更完全的拯救,而这个拯救指向一位救赎主:那位要伤蛇的头的女人后裔,那位亚伯拉罕之约指向的后裔,那位大卫的子孙,那位被宰杀的羔羊。
基督在世的时候,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说:“我来了”。当基督复活之后,当所有人都离弃他、门徒也开始散伙的时候,他与他们同行,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向他们讲明从摩西和众先知起所有旧约指向自己的话;并且在向众门徒显现时,告诉他们,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所记,凡指着他的话必须应验,就是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参路24:13-49)
当使徒们领受了福音使命之后,不断向人证明的就是,耶稣就是那位大卫的子孙,就是那位众民要听从的先知,就是那位上帝受苦的仆人,就是那位被敌挡的受膏者……使徒行传和整个新约书信的核心见证就是那位卑微的、最不像弥赛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上帝藉着圣灵的大能让他复活了的耶稣,就是按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就是上帝的拯救,就是天国的君王。
耶稣基督是救赎的高峰,也是启示的焦点。福音就是关于在基督里完成的救赎的启示,试问如果福音不是核心,什么是圣经的核心呢?天下人间难道还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吗?神的教会、上帝的家不传讲十字架拯救罪人的福音,难道还传扬其他什么福音吗?
3、保罗的神学反思表明,神学就是福音–神学
不仅在整本圣经中,从旧约到主自己亲自的启示,一直到新约使徒们的见证,让我们看到基督是救赎的高峰,福音是启示的高峰,当我们聚焦新约使徒保罗的时候,更加让我们看到福音的核心性。
使徒保罗在教会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保罗书信在整个新约启示中的重要性,我就不在这里累述了。一般性的理解认为,圣经里面是没有神学的,圣经只提供启示的原材料,而神学则是教会的责任。如果把神学限定在教会对启示的反应这一范围内,防止任何对启示本身的侵犯,这样的讲法未尝不可。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圣经中存在着系统性的思想,甚至这个系统性的思想是对福音事件与整个旧约启示的反思,这个思想成果本身构成了新约启示的一部分。保罗就是这样一位新约书信的作者。他虽然没有试图撰写一部系统神学,但他的十三篇新约书信却以教牧的形式让我们触摸到他宏大和完整的思想体系的一角。这一宏大思想系统正是保罗在大马士革路上遇见主耶稣基督之后,面对降生、受死、复活、升天、再来的福音事件,回到旧约启示进行整体性神学反思的结果。福音事件让他离弃自己曾极度热心的一世纪犹太主义传统,清晰看明并宣讲:旧约预言弥赛亚必须受死,而那位死而复活的耶稣,就是基督。
从此,在使徒行传的记载和保罗所有的书信中,一切的宣讲、救恩的神学阐述、伦理的教牧性指导,都是以福音为中心、以基督为中心的(林前15:1-4;徒17:1-4;加2:20-21)。因此,如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的伽芬教授所言[4],对于保罗,神学就是福音-神学。也就是说一切对旧约的神学反思,最终指向的就是福音,而福音也是打开旧约的钥匙。出于这一根基,保罗一切新约的神学性阐述、教牧性阐述,也是直接奠基于福音,如死人复活、教会论(基督的身体)等等。保罗是上帝启示的器皿,圣灵透过使徒保罗所启示给我们的绝不是保罗个人的思想体系,而是上帝所赐的、思想体系性的启示。上帝透过保罗的启示,让我们看到,以福音为中心、以基督为中心绝不是某种的喜好、偏好、选择,而是圣经启示所彰显和要求的,是必须的。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也就偏离了圣经启示的目的和核心。
综上所述,上帝本体的作为、救恩论、启示论都让我们看到福音是中心、是高峰。以福音为中心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偏好性或实际教牧性的选择,而是圣经显明的要求。
二、十字架神学是福音神学的焦点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如何可以确定自己对福音神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并把握住了它的关键?在这里我要提出,十字架或者说十字架神学是认识福音的关键。
1、十字架或说十字架神学不是什么
在进入十字架神学之前,我首先要澄清两种常见的误解或者是误用。
第一种是把十字架或十字架神学化约为十字架事件。十字架事件是核心,但绝不是孤立的十字架事件。没有了基督的道成肉身、复活升天,没有了对旧约应许的实现,没有了成全旧约所有应许的再来,十字架也只能是一个孤立软弱的十字架,永远不可能成为上帝的刚强。而这个十字架事件本身也就根本没有任何神学性意义,也就不能构成十字架神学[5]。但如果从上帝整体的救恩作为,包括降生复活、应许成全再去看十字架,十字架就突显出它在人类历史和救赎历史中完整的、独特的、高峰性的意义,成了或生或死、或绊跌或建立、或捆绑或释放的关键。
另外一种是把十字架或十字架神学化约为十字架上受死的代赎,或者在强调“替代性救赎”中十字架受死性替代的同时,忽略了复活在替代性救赎中的意义[6]。受死与复活在替代性救赎中同等重要不可分割,复活不仅使得十字架受死的替代性成为可能,从救恩整体性而言(pactum salutis),十字架受死的替代必然指向复活的替代[7]。十字架神学关乎到整个救恩的成全,而不仅仅是赎罪性的代赎, 它包括福音所包含的所有救恩性内容,即所有由十字架受死与第三天复活所成就的赎罪、和好、重生、称义、成圣、成为嗣子、得荣耀。
新约末世论是对旧约末世论清晰的实现。旧约以弥赛亚的降临所带来的末世,在新约时代展现为主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再来,两次降临而实现的末世。
2、同时,为了突出重心,我们必须看到,十字架或说十字架神学不仅是救恩论而且是启示方法论,它是关于上帝如何启示,在哪里启示。
因此,十字架也就成了我们真正认识上帝的准绳,和不断修正我们的视角的校正点。是否真正认识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表明并且标志着是否真正认识福音。
进一步讲,十字架不仅是认识福音的关键视角,而且是衡量我们是否真正认识福音的试纸。因信称义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教义,真正的因信称义是被十字架颠覆、被圣灵重生后的生命,对基督的义的真正认识和彻底投靠。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字架神学是启示方法论,好比矫正枪的准星的体系。
然而,十字架或说十字架神学是认识福音的焦点,不是因为十字架事件本身相比复活或道成肉身更为重要,而是因为十字架本身突显了上帝与这个因罪堕落的世界的本质关系。没有十字架的复活不是基督的复活,没有十字架的恩典不是上帝的救恩。
3、路德的十字架神学
人论是了解马丁·路德的关键。因为对于上帝而言,人已经彻底死在罪中,因此,对路德来说,十字架神学的问题首先是十字架神学家的问题——一个完整的人的生命的问题[8]。只有被圣灵重生,从罪与死里活过来,有上帝生命的人,才能够睁开眼睛,真正认识福音。否则我们所谓认识、知道的福音,看到的十字架,都是扭曲的福音和十字架。从生命原理和神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讲,路德因信称义的教义,是他的十字架神学的具体应用。如果我们不了解十字架神学,也就很难全面地把握因信称义。
(1)人彻底死在罪中
在行为层面上。人死在罪中,与上帝为敌,全然败坏,没有办法行出任何可以满足上帝心意的、向着上帝、荣耀上帝的善。但在世俗和暂时意义上,人在上帝的怜悯和宽容忍耐中,是可以行出暂时界人伦范畴内行为与道德上的善的。全然败坏不是人的一切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坏的,而是人把一切受造界好的东西拿来建立自己的义、抵挡上帝、背叛上帝,从而使一切好的东西都变成坏的。
人的意志也是如此。人的死是全面彻底的死,不仅行不出来,人的意志也没有任何荣耀上帝、讨上帝喜悦的心意。反而,人在一切人伦范围内的义行、善行、成就当中,自以为义,荣耀自己。人的意志敌挡上帝。
同样,人的眼目所看到的(接收、过滤、解释)与寻找的(主动),也是按照人的心所要的。死在罪中、抵挡上帝之人所看所要的,无论看起来多么高尚,都是抵挡神的,因此也注定都是自义的、不完全的、破碎的、罪恶的。因此,不是这个世界文化当中那些看上去最糟糕、最污秽的事情是上帝的死敌,而恰恰是这个世界上那些最善良、最公义、最光鲜、最智慧、最有能力的东西,被世界文化依靠,成为自义的资本,抵挡上帝。人恰恰被蒙蔽在这些义与善当中,不能看到上帝。
死在罪中的生命状况决定了人所行、所愿、所看的一切。罪中之人,甚至蒙恩的罪人,也常常是遵循自己曾在罪中的模式来认识上帝,认识福音。人们对上帝智慧的认识常常就是抽象的人类智慧的无限投射,人世间的公义公平的无限放大就成为上帝的义,人世间爱的无限想像就成为上帝的大爱,人世间最辉煌的荣耀无限放大就成为上帝的荣耀,如此等等。不错,上帝的智慧、公义、慈爱、荣耀都是无限的,但却不是堕落文化所思、所见、所建立的智慧、公义、慈爱、荣耀的无限放大。而与此相应,我们常常通过名人名星来为十字架增添光环和荣耀。我们的教牧往往也顺着这一方向,进入到生活中,不断在自己被爱的经历里,不断在人世间的浩然正气里,体会上帝的爱与正义。不错,上帝的大爱与正义是可以经验的,但却不是人沉溺在自我经验和空间里去经历的。荣耀神学家的眼目是罪最真实的显露,这个世界要的是没有十字架的基督、没有十字架的恩典,而耶稣在马太福音16章却恰恰清晰地揭露出,没有十字架的弥赛亚是撒旦的诡计(参太16:21-23)。
(2)看,你的主——那位被钉十字架的上帝
那么,死在罪中的人,如果不能透过自己的行为讨上帝的喜悦,没有意愿荣耀上帝,我们到哪里去寻见一位恩典的上帝呢?路德说,就在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里,就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恩典的上帝亲自来到这个世界,而恩典的上帝来临的时候,为了拯救、保守我们的生命,不仅在道成肉身的意义上虚已,俯就我们,成为人,而且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隐藏了他的荣耀,否则他的来临就不是拯救和救赎,而是审判。我们到哪里去寻见那位恩典的上帝?就在卑微的、软弱的、被人藐视、被人离弃、最后被人审判、被人脱光了一丝不挂地钉在丑陋的十字架上,羞辱地死去的那个卑微的人,耶稣基督里!那个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就是恩典的上帝,就是上帝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也成了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上帝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不是人间最美好事物的无限投射,而是具体地、有形有体地在基督里,在恩典的上帝里。
这位被钉十架的上帝对于我们是全然陌生的上帝,因为他完全不合荣耀神学家的眼目。罗马人没有认出他、祭司没有认出他、法利赛人没有认出他,甚至连门徒们都没有认出他,到了耶稣第三天复活之后还继续散伙。成为人、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对这个世界来说是全然陌生的,那位没有成为人所期望的弥赛亚的耶稣基督的福音,对这个世界甚至主的门徒是完全异质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对我们、对基督的教会而言,穷我们一生时间,其实最不认识的就是基督的福音、就是爱我们的上帝。荣耀神学家的根本问题不是找错了答案,而是完全问错了问题,上帝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启示出来的荣耀,完全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因此,路德讲,看十字架、认识福音最根本的是生命的问题。堕落后、被罪玷污的人性本质上是背叛上帝、反福音的。一个荣耀神学家的生命和眼目被人的义和这个世界的一切文化价值所收编,他寻找的、看到的、解释的,与福音本身所启示的截然相反、黑白颠倒。在荣耀神学家里,没有一个人曾经凭着肉身的外貌认出过基督,认出耶稣就是基督,因为他们在寻找一个不一样的基督。而这样一个黑白颠倒在十字架上达到高峰,因为这个不义的世界,审判了公义的上帝,并且把公义的上帝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而我们却以为他受了当受的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成为挂在木头上被上帝咒诅的人。当年的扫罗如此,门徒们也如此。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公义的上帝,也就定了这个世界的罪,把死与罪及世界钉在了十字架上。
十字架是什么?十字架是一个不义的世界黑白颠倒的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受过启示光照的最好的宗教、最高的敬虔、最严格的道德伦理、最悠久的历史文化黑白颠倒,钉死了上帝;以人的义为中心,罪恶的人定公义的上帝为有罪,颠倒了位格性的黑白。十字架是什么地方?十字架是一个公义的上帝颠倒白黑的地方,因为上帝让光从黑暗里照出来,将墓穴变成至圣所、施恩座,将他无罪的儿子从死里复活,显明了这个世界审判的不义,也藉着十字架彰显了恩典的上帝,有形有体地让我们看到上帝那至高的智慧、公义、圣洁、拯救。十字架颠倒了这个被罪颠倒的世界,在复活的基督里,再立上帝新的创造的根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的创造,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因此,十字架不仅是我们的救赎,十字架同样成为我们的视角、我们的标准、我们的神学、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操作系统。(参加2:21)
(3)十字架神学是神学原理
从生命原理和神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讲,路德的因信称义教义是他的十字架神学的具体应用。如果我们不了解十字架神学,也就很难全面地把握因信称义[9]。
从十字架神学认识因信称义,就是1)人已经彻底死了。义不是我们自己可及的任何工作,也不是我们被罪捆绑的意志所愿意的,更不是荣耀神学家的眼目可以看出和找到的、与这个世界的法律或任何意义上的义相似却是无限的义;2)义是那位义者耶稣基督自己做成的,与我们完全无关,上帝的义就彰显在那个软弱丑陋的十字架上,就是被钉十字架的耶稣;3)不仅他无罪顺服的一生完成了义,在十字架上完全顺服,而且十字架同时彰显出上帝出人意外(完全不在荣耀神学家和这个世界范围内的)的义。就是他让那义的代替不义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这就是上帝的义——藉着自己的义行和替代,让他所爱的选民成为义;4)我们唯一的道路是投靠钉十字架并复活的耶稣,让基督背负我们的罪,而我们自己披戴基督的、完全外在于我们的义。这个投靠就是信靠,就是信。这个信本质上根本不在我们那个已经死去的人里面,而是上帝凭着他丰盛的恩典,藉着圣灵的工作,因着重生加在我们向神敞开、谦卑的新的生命里的。这个与我们旧人里面天然的信完全相反的信是上帝的工作,而不是我们的工作。这就是因信称义,这样的信才是从上帝的信实而来的信靠,而不是我们工作。
如同我们看到的十字架神学是“因信称义”的原理一样,十字架神学是认清福音的钥匙。我们在哪里寻见恩典的上帝?在哪里寻见公义的上帝?在道成肉身的基督里,在十字架上找到称罪人为义的公义的上帝。同样,我们在十字架上看到上帝至高的圣洁,因为他竟然将自己背负了罪恶的、蒙爱的、圣洁的儿子离弃、杀死,除去我们的污秽,使我们成为圣洁。我们渴望圣洁吗?仰望十字架。如果我们还在十字架之外去寻找圣洁的源泉,我们就还是荣耀神学家的眼目。我们在哪里得见荣耀的上帝?不是在我们想象的无限辉煌的荣耀里,而是在羞辱的十字架上,在软弱的基督里,那就是上帝在这个被罪败坏的世界里所彰显出的、隐藏的荣耀!
同样,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上帝对我们的爱?在十字架上。因为在圣约中对我们的拣选之爱,上帝在十字架上向他挚爱、在永世里所喜悦的儿子掩面,将他弃绝,让我们这不蒙爱的成为蒙爱的儿女,迁入他爱子的国度。因此,十字架的爱定义了何为爱,也让我们看到上帝是真正爱我们的,这个世界连同我们自己都是不爱我们甚至恨恶我们的生命的。就像凯乐牧师曾经讲过的:我是在上帝十字架的爱里面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而不是通过生活中的环境来判断上帝的爱。上帝已经把他的儿子白白赐给了我们,为我们死了,我们还向他要什么呢?如果我们还试图在十字架之外寻找、证明神的爱的话,我们其实并不真正认识福音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是在十字架上看见并经历神的爱,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何为爱。同样,离开了十字架,我们也不认识上帝的恩典,没有十字架的恩典,不是上帝的救赎之恩。
需要说明的是,如同我们前面提过的,十字架神学不是唯独十字架事件,而是包括了上帝在基督里一切的所是与作为。因此,我们是透过整本的圣经就近、仰望曾经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十字架神学是通过上帝作为的高峰——十字架来了解、认识、亲近上帝,并以此来建立启示完成后的、清晰、忠于上帝心意的神学。十字架神学只有十字架神学家可以为之,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认识福音、真正认识救恩、真正配称为神学家的标准。
马丁·路德的十字架神学是一座火山,是一眼金矿,是一次哥白尼式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它源源不断地从圣经中提取属灵资源。
三、福音神学的教牧应用
1、福音神学就是教牧神学
当福音神学成为我们关注的核心时,会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教牧实践?当我们了解到福音是整个圣经启示与上帝救赎计划的核心,领受到十字架神学从启示论角度所显明的清晰的福音时,福音神学就是教牧神学。
福音是对人最根本、最本质的牧养。还有什么能比福音更能牧养一个人的心呢?被造的、死在罪中、抵挡上帝、与上帝为敌、活在上帝的忿怒里、最终将面对上帝永死的审判的灵魂,最需要听到的,甚至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爱他的上帝已经为他死在了十字架上,完全成就了在他以外的救恩,要把他自己给我们,把他的国赐给我们。除了这个宇宙天地间的大好消息外,其实一个人真的不需要其他什么样的好消息。在这个好消息里面,上帝已经把他自己给了我们,把他永生永世的国给了我们,我们还要什么呢?人最需要知道的就是上帝爱他。我们所有的教牧,只不过就是在我们灵魂的大牧人所成就的救恩里,不断重复地、丰富地把福音、把基督复活的生命,应用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弟兄姐妹的生命当中而已。主耶稣说:“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约6:55)
福音一定是在生命的具体生活处境中牧养,也会带来实质的变化——工作职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但这一切一定也必须是以对福音的关注和福音性的牧养为核心,而这个核心的检验标准就是十字架,就是十字架神学。如果没有了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这个信息,如果不以十字架对世界文化彻底颠覆的目光重新看待一切,带来贯穿整个生命的更新,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一定会沦为各种各样的道德伦理、励志亢奋、心灵鸡汤。
当年马丁·路德对福音的再发现带来威登堡圣礼和教牧的全方位改革,单单圣礼就从七个最后减为两个,并且极大地突出了道的中心性。今天,当我们以福音神学、以十字架为关注的焦点时,也要让福音成为我们教牧的核心。
2、以福音为中心的牧养的关键
那么以福音为核心的牧养,最为重要的核心与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呢?
这里笔者试图用三个人的三个问题和他们的回答来尝试找到牧养的核心。
第一个是约翰·加尔文的问题,他问:“基督所做成的、一切外在于我的善工,与我何干呢?到底如何与我发生任何关系?”他的回答是:“当我在圣灵的工作里,与基督联合的时候,基督一切的好处就归于了我。”[10]马丁·路德在他的《论基督徒的自由》里面也有类似的讲法,用婚姻比喻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当中,我们一切的罪与不义归与了基督,而基督一切的义归与了我们。按伽芬教授对保罗神学的总结就是:福音就是神学的核心,神学就是福音-神学,在这个构架下,神学的救恩论的核心就是与基督联合。[11]救恩不单单是赎罪,而且是救到底,彻底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在基督里恢复、再造我们人的形像,将荣耀归于神。
第二个是路德的问题。路德问:如果我们只能在道成肉身的基督里、在十字架上找到、看到恩典的上帝,那么当基督升天之后,我们到何处去找到基督呢?也就是在问,今天、当下,我们到哪里去见去亲近恩典的上帝呢?回答:在上帝的道里面,在圣经的话语当中、在圣餐当中。上帝的道、他的话语是带着能力的,他的话就是能力,起初他以话语创造世界;在历史当中,成为肉身的道施行拯救,再次创造;今天,我们在外在于我们的、上帝的话语当中与基督与上帝相遇,并被上帝的话语改变[12](约6:63)。上帝的拯救救到底,要在我们里面造成基督的形像。上帝的爱与人的爱截然不同,他不是因为我们可爱而爱我们,而是因为先爱了我们这些可恶可恨、与他为敌的人,而把我们改变成在他眼里可爱的人。这个过程就是在外在于我们的上帝话语中不断寻到基督、恩典的上帝,被他成就的工作而改变的过程。换言之,人在圣经的话语中寻到恩典的上帝、寻到基督,并且被改变。上帝在圣经里面已经完成的启示,指向基督、讲述应许与福音的话语,是我们最根本的蒙恩之道。在那里,我们与基督相遇。
第三个问题是伽芬教授的问题,就是基督的十字架除了替代性救赎层面的功用之外,对于基督徒整个救恩论来讲,还有没有其他的功用。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当基督的教会提到十字架,已经绝不可能是孤立的十字架事件,连马丁·路德也提到,基督的十字架与复活不可分隔。所以伽芬的问题也是整个十字架神学的问题,而不是孤立的十字架事件的问题。伽芬的回答是,基督的十字架指向复活,而基督徒的复活指向十字架。对基督而言是从十字架到复活,对基督徒而言是从复活到十字架。正是在基督里面已经复活的生命本质,决定了基督徒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样式。在这个还在罪的败坏中、等待完全得赎、等待基督再来施行审判的末世,基督徒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样式就是十字架,就是受苦,不仅仅是为基督受苦,而是因藉着圣灵与天上基督的联合,与基督一同受苦。[13]“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这个跟从与舍己,就是悔改与信靠的过程,就是死与复活的实际,就是十字架的人生。与基督的联合,让我们在十字架上与基督同死,除去我们一切的过犯,让我们在空墓中与基督同复活,得到一切的义与新的生命,领受了新的身份与使命,这个与基督的联合的实际,也让我们因为新的生命、新的身份、新的使命、新的十字架神学家的眼光,天天背起十字架来,与基督同死同活,每天的死而复活成为与基督联合的印记。
3、牧养的大图画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三个问题和三个回答拼在一起,就会看到一幅整全的牧养的图画。
牧养的目的:在基督耶稣里,再造他蒙爱的子民上帝的形像。让我们有份于有形有体居住在基督里面的神的性情。丰丰富富活出基督生命的样式。将一个一个荣耀神学家再造成十字架神学家。
牧养的本质:将在圣灵里与基督联合的生命实化在我们的生命实际当中。
牧养的资源:上帝永恒的救赎计划、基督已经成就的工作、圣灵在教会当中运行的大能、启示成圣经的道。
牧养的过程:一个一生不断认识福音、信靠福音、活出福音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死而复活的过程。
牧养的手段(方法):这里我们进到如何实施的问题。其实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蒙恩之道。蒙恩之道包括上帝所赐我们的一切敬虔之道:讲道、圣礼、读经、祷告、默想、奉献、服事等等。
4、宣讲福音、活出福音是牧养的关键
(1)忠实具体地宣讲生命的道、辩明福音,福音本身就是能力
以基督为中心的圣道宣讲,让人与基督在圣道中相遇。在所有的蒙恩之道中,对福音的宣讲占有核心的位置,如果对福音的认识出现偏差,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传道人的首要事奉就是清晰地传讲福音,而且在文化处境中有针对性的传讲,有分辨力地传讲。福音首先让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在罪与上帝的忿怒中看到自己灵魂的愁苦,真正被圣灵重生。与此同时,福音也让我们自己和弟兄姐妹深刻地、不断更深地看见并经历十字架的大爱和上帝的救恩,产生灵魂深处刻骨铭心的悔改、宝座前位格性的敬拜和意志行为上绝然的跟随。我们不仅要传讲福音是什么,还要负责任地、有爱心地、勇敢地讲明福音不是什么,让教会有能力分辨各式各样的伪福音,认清这个世界文化不断塑造的英雄,区别于上帝在宇宙和历史中赐下的救主。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说,我们在宣讲福音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讲罪,一类罪是生命中对上帝律法的违背,而另一类罪则是人们发明出来的各式各样满足律法、甚至是仿效福音的伪福音。而后者更有迷惑性,也是常常把教会带离正路的假先知。
在这里,从教牧的角度,我特别再次强调十字架神学的启示性的意义。就是十字架是我们认识福音的棱镜,也是衡量我们是否真正认识福音的标准。我们需要努力学习从十字架看福音,也从十字架看待一切,在悔改与依靠中活出十字架神学家的生命。养成并训练一个新的眼光和视角:关注的核心是福音与十字架。并且是以十字架为标准,从十字架看待一切。十字架是新的起点、是焦点、是新的标准。
(2)具体地活出生命的道,经历福音的大能
成圣之路就是活出与基督联合死而复活的生命,活出与基督一同受苦的十字架人生。
讲道性的牧养必须指向生命性的改变,必须落实到生命的实际。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以基督为中心的主日学教导、以基督为中心的门训,力图将福音应用在我们的生命中,让我们学会在每天的生活当中依靠福音、信靠福音,活出在福音当中不断悔改、信靠、敬拜、顺服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与基督一同受苦的十字架的人生。因此,那个当我们在基督以外时,咒诅我们,把我们引向甚至说逼向基督的律法,当我们在基督里的时候,成了我们每天生活的良师益友。让我们认识神的性情和心意,认识自己的败坏,不断悔改信靠,死而复活。
如果一个人与基督联合,有了基督新的性情与眼光,成为一个不断复活的十字架神学家,他必然爱基督、爱神的律法、爱为福音受苦、爱与基督一同受苦,因为受苦就是复活的荣耀。而受苦也要在主再来时,为我们成就完全彰显出来的、极重无比的荣耀。这样的基督门徒十字架的人生就是对上帝的荣耀,不是他的得胜,而是他的受苦,在与自己罪的争战中、在世界的罪里,他因着顺服基督而受苦。这个受苦不仅是他复活生命荣耀的彰显,同时也是他以生命献上的活祭,是对永活的上帝的荣耀。因为基督在世的受苦就是他荣耀生命的彰显,也是他在这个与上帝为敌的世界遵行父的意旨使父得荣耀的样式。
一个真正认识基督、认识十字架的重生之人,首先看见并承认的就是自己的败坏和软弱,在福音里真实、勇敢、有盼望地面对自己的软弱。认识到不仅在蒙恩前,而且是重生后一生的时间里,我们的旧人在本质上就是反福音的,而我们的新人每天都需要从神而来、外在的恩典供养我们的生命,渐渐成长。成圣不是信主之后一场浪漫的生命更新之旅,从此进入幸福的生活,而是一场痛苦的争战。我们是天天向自己死,向主活。是在圣灵帮助下,与基督联合生命的实化。
单单依靠圣灵和圣道的牧养,对我们生命的最大挑战其实还是福音的真实性。道成肉身、十架受死、第三天复活对你我是真实的吗?比我们生活生命中一切的感受、经验、认识还真实、更真实吗?那是我们衡量一切真实的起点吗?愿圣灵帮助我们。
结语
若不藉着耶稣基督,没有人可以到上帝那里去。除了耶稣基督的名,天上地下也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死亡被基督十字架的得胜吞没了,在基督里神为爱他的人、他所爱的人,成就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因为在基督里上帝赐给我们一子,在他里面成就了第二位亚当,在他里面恢复再造了亚当的国度,在他里面开始了新的纪元。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的创造,因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基督就是新的人类、新的人性、新的国度、新的时代(或者说上帝应许的末世)、新的创造、新的文化。他的肉真是可吃的,他的血真是可喝的,除此以外,你我这些基督的仆人,一无所有!
[1]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提摩太·凯乐、约翰·派博、卡森、狄马可、底扬等,包括重新重视清教徒、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爱德华滋、怀特菲尔德、钟马田等的传统、神学、牧养,以及“福音联盟”、“同为福音”、“使徒行传29章植堂网”等运动。
[2] 详见过去几年《教会》杂志连续翻译发表的多篇凯乐的文章,以及他的Center Church,即:Timothy Keller, Center Church: Doing Balanced, Gospel-Centered Ministry in Your City, 8.9.2012 editio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2。
[3] Ibid., pp.29-53.
[4] Richard B Gaffin, “By Faith, Not by Sight”: Paul and the Order of Salvation, Bletchley, Bucks(U.K.); Waynesboro, GA: Paternoster, 2006, p.23.
[5] Gerhard O Forde, On Being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 Reflections on Luther’s Heidelberg Disputation, 1518, Grand Rapids, Mich.: W.B. Eerdmans, 1997, pp.8-9.
[6] John Murray, The Atonement, Chapel Library, 2014.
[7] Herman Bavinck, Reformed Dogmatics: Volume 3: Sin and Salvation in Christ, ed. John Bolt, trans. John Vriend, Baker Academic, 2006, p.523.
[8] Ibid., pp.10-18.
[9] Carl R. Trueman et al., Luther on the Christian Life: Cross and Freedom, Wheaton, Illinois: Crossway, 2015, p.62.
[10] John Calvi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ed. John T. McNeill, trans. Ford Lewis Battles, 1559 translation edition, Philadelphia; London: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60, p.537.
[11] Gaffin, By Faith, Not by Sight, p.43.
[12] Trueman et al., Luther on the Christian Life, p.79.
[13] 小理查德•伽芬(Richard B. Gaffin, Jr.):“十字架的功用”,赵刚译,煦校,《教会》,2011年5月第3期,总第29期,第30-42页。
参考书目:
Bavinck, Herman. Reformed Dogmatics: Volume 3: Sin and Salvation in Christ. ed. John Bolt. trans. John Vriend. Baker Academic, 2006.
Calvin, 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Edited by John T. McNeill. Translated by Ford Lewis Battles. 1559 translation edition. Philadelphia; London: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60.
Forde, Gerhard O. On Being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 Reflections on Luther’s Heidelberg Disputation, 1518. Grand Rapids, Mich.: W.B. Eerdmans, 1997.
Gaffin, Richard B. “By Faith, Not by Sight”: Paul and the Order of Salvation. Bletchley, Bucks (U.K.); Waynesboro, GA: Paternoster, 2006.
Keller, Timothy. Center Church: Doing Balanced, Gospel-Centered Ministry in Your City. 8.9.2012 editio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2.
Trueman, Carl R., Stephen J. Nichols, Justin Taylor, and Robert Kolb. Luther on the Christian Life: Cross and Freedom. Wheaton, Illinois: Crossway, 2015.
小理查德•伽芬(Gaffin, Richard B. Jr.):“十字架的功用”。赵刚译。煦校。《教会》。2011年5月第3期,总第29期,第30-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