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23年09月号(总第95期) 西缅释经工作坊·释经作业纸、作业指南及评估表

西缅释经工作坊·释经作业纸、作业指南及评估表

文/查尔斯·西缅基金会(The Charles Simeon Trust)

释经练习及小组点评作业纸[1]

 

 

姓名:                                                                                       经文:               

 

要求:完成个人释经作业时,对于指定的经文段落,你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在小组中,你有5分钟时间来呈现作业。请将你打印/复印好的9份作业(双面印制,一张纸之内)分发给小组成员(八位组员及一位组长),这将有助于大家对你的作业给出有效的回应。如果你不能理解作业纸中的问题,请阅读《释经作业指南》。

一、作者是如何组织这段经文的?请a)留意体裁、文本类型;b)列出经文结构(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主题,标出相应的经节编号;c)解释你用什么方法分析得出这一结构;d)以及这结构告诉我们,经文有怎样的重点。

 

 

 

 

二、如何从各种背景(Context)理解这段经文的意思?请分析:a)文学背景(上下文);b)历史背景(作者处境);c)文化背景(经文中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什么文化细节与这段经文有关);以及d)圣经背景(引述/典故,或者本卷书的作者对其他书卷内容进行的历史性关联,而非神学性联系)。请写下,这些背景提供了哪些帮助,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文的含义。

 

 

 

 

 

 

三、请用一个短句概括:作者对第一读者讲述这段话的原初意图/目的。它不仅仅是总结性的陈述,而是说服听众的观点。

 

 

 

 

四、这段经文哪一部分联系到耶稣基督的福音?在经文中可以看出福音的哪一部分

 

 

 

 

五、你有什么结论/主张,要向你的听众来论证(请用一个短句表达)?

 

 

六、你要给听众什么应用(上述结论对听众的意义)?既要考虑基督徒听众,也要考虑非基督徒听众。

 

 

 

 

七、你的讲道标题大纲是什么?

 

 

 

[1] 本文转载自查尔斯·西缅基金会释经工作坊提供的电子资料。2023年8月10日存取,https://simeontrust.org/zh-hans/。参照《释经作业指南》,略有编辑。承蒙授权转载,联络版权时承蒙始明弟兄帮助,特此一并致谢。——编者注

 

 

 

释经作业指南[1]

 

完成释经作业可能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情,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释经工作坊的话,尤其如此。我们鼓励你竭尽全力去完成作业,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你对此过分焦虑,甚至惧怕小组呈现、点评和讨论。所以,我们为你预备了这份《释经作业指南》,对作业纸上的一些术语、概念和问题背后的意图进行解释。

 

当然,要更好地理解《释经练习及小组点评作业纸》中的问题及相关概念,最好是注册西缅基金会网站的“首要原则”在线课程(https://simeontrust.org/zh-hans/在线课程/),聆听教导,并参加一次工作坊。你也可以访问网站,学习工作坊的已有课程。但是,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参加学习,我们并不期待你完全领会所有的内容。任何学习都需要日积月累,最后方能水到渠成。

 

作业纸上的问题

 

一、作者是如何组织这段经文的?请a)留意体裁、文本类型;b)列出经文结构(分成几部分),概括各部分主题,标出相应的经节编号;c)解释你用什么方法分析得出这一结构;d)以及这结构告诉我们,经文有怎样的重点。

 

作者使用的文本结构是一种用以阐明圣经经文组织结构的方式。每段经文里面都包含着作者组织经文时,对素材和逻辑的深层次安排。经文的每一部分都在这个结构中起作用。你或许可以把它看成是作者的写作大纲。

 

当题目要求你去找出经文的结构时,是想让你找出经文深层次的结构。它可能是一个语法或逻辑结构(在论述/议论文中较常见);或者是故事情节、人物对比或文学手法(在叙事文中较常见);或者是将经文拆分成小节(常见于诗歌体中)。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确定了作者写作的结构,都应该标出这段经文的不同组成部分,概括各部分主题,并标出相应的经节编号。

 

重要的是,这种结构会反应出一个重点,也就是作者要通过篇章结构传递的主要观点。这就意味着,你需要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而不仅仅是给经文分段。你需要思想整个结构,并且找出在这结构中,各个部分互相衔接的逻辑是什么。问自己“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论证逻辑。

 

请注意,我们使用“结构”一词,指的是一段经文的组织结构。对于整卷书的结构,用“宏观架构”这一称谓更合适。

 

那么文学体裁和文本类型呢?

 

文学体裁(genres)是指具有某种典型特征的文学种类。不同体裁的作品,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去阅读。我们不会用读报纸的方法去读小说、菜谱、信或者歌词。整本圣经中有几种不同的体裁,包括:旧约历史、先知文学、智慧文学、天启文学、福音书、使徒行传以及使徒书信。尽管每个工作坊会集中于一种体裁,常常以某一卷书作为该体裁的代表来讲解,但作业纸上的问题都是原则性的,可以应用在任何体裁上。

 

文本类型(Text types)和体裁有些许的差异。它们指的都是文学种类,因此会让人困惑于如何区分。体裁是指一种更大的种类,考虑到整体内容、历史地位、文学结构和修辞目的;而文本类型只是指一段文本的种类。在圣经中有三种主要的文本类型:叙事文(或者故事)、议论文(或论述)和诗歌体。重要的是,每种文本类型都出现在不同体裁的书卷中。也就是说,在上面列出的每种体裁中都有叙事文、议论文和诗歌体。

 

每种文本类型的经文,都有特定的结构,也需要特定的工具来找出这些结构。当然,你应当始终从反复阅读经文开始(最好使用多种译本)。然后再使用以下方法:

 

  • 议论文(或论述):这种文本类型常见于旧约历史书或使徒书信(讲道中最可能出现的文体)。通常是某个人在说话,其中往往有作者自己的逻辑流。所以,要找出议论文的结构,你需要找到经文的逻辑或论证过程。你可能会尝试做语法分析(例如找出谓语动词,或是留意从句和观点如何从属于其他主导性观点);或者追踪作者的思路(the flow of ideas,有时被称为“论述弧”[arc-ing]);或者进行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关键词和过渡词也很重要。无论是哪种文本类型,你都需要特别关注其重复出现的内容。

 

  • 叙事文(或故事):这种文本类型主要出现在旧约历史书、一些先知书、福音书以及使徒行传中。叙事文的结构往往围绕故事情节(或叙事主线),人物(相似和反差)或者其他文学手法(诸如:时间、地点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故事情节可能是最重要的文学特征,它有着显著的结构形态:1)情节背景,包括人物介绍、时间、地点;2)冲突,或者情节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或处理的驱动性事件、问题;3)高潮,故事的转折点;至此问题已着手解决,也不可避免地要继续处理;4)结尾,冲突最终被解决;5)新背景或平衡状态(stasis),叙事主线为下一个叙事铺路而变化。

 

  • 诗歌体:这种文本类型在整本圣经中都找得到,但主要出现在智慧文学、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中。要找出诗歌的结构,关键要理解各小节的功用。很多译本都会将诗歌切分成几个小节,通常在每个诗节中间留些间距。然而,编辑者并不总是对的!你需要试着自己找出切分诗节的理由:明显的重复与平行、意象的变化、声音/观点/人物的变化(例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排比类型的变化(如两行或者三行形成的诗节,各行是如何关联的),或者其他文学手法(字母顺序)。

 

如上所述,你首先要做的,是尝试识别经文的文本类型。确认文本类型时一个常见的挑战,往往出现在对话(通常是在叙事文里)中。从语文角度而言,对话是一种叙事,是叙事者转述的两个人物之间的互动。然而,你必须问一个额外的问题——这段对话发挥的作用,是叙事性的还是论证性的?有时,文本之所以记录某位对话者,并不是因为他能推动情节发展;而是为了给主要说话者一个问题或评论,以帮助他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论证。因此,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大胆地把这类对话当作议论或论述吧。

 

二、如何从各种背景(Context)理解这段经文的意思?请分析:a)文学背景(上下文);b)历史背景(作者处境);c)文化背景(经文中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什么文化细节与这段经文有关);以及d)圣经背景(引述/典故,或者本卷书的作者对其他书卷内容进行的历史性关联,而非神学性联系)。请写下,这些背景提供了哪些帮助,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文含义。

 

对每种体裁来讲,找出文学背景(以及整卷书的背景)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阅读整卷书。感受一下整卷书的主要思路和论点,以及主要章节中的故事张力和论点。但最重要的是,要反复地读。对于你所研读的那段经文来说,它前面和后面的段落特别重要,它们与你要研读的段落有什么关系?是否有一个更大的讨论或话题支配着它们?而这些可能有助于你理解。但最主要的仍旧是反复地读!

 

历史背景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 旧约历史:大部分旧约历史都指向以色列的历史。你正在研读的这卷书,是针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的最佳信息来源。但从整本旧约同一历史时期的其他书卷中(例如,在先知书或诗篇中),找到的参考信息也会非常有帮助。举例而言,某些诗篇出自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研读撒母耳记大卫的故事时,你其实可以参看大卫在同时期写下的诗篇。除了本卷书、同一时期的其他书卷,留意过去的历史中出现的问题,也会很有帮助。例如,撒母耳记上有部分篇章在讲以色列立王的故事,去翻看之前士师记后期的以色列历史,有助于理解从士师时期到王国时期的合理过渡。

 

  • 智慧文学:大部分智慧书或多或少都是脱离历史背景的。例如,雅歌和约伯记并没有给人任何历史线索。箴言中有历史线索,但历史背景在这卷书中起何种作用并不清楚。诗篇中有一些诗歌可以联系历史书中的历史处境,但并不是所有都可以联系得上。因此,你可以问自己,能通过经文看到哪些相关的历史背景,但若要基于此建立对经文的诠释,则需要慢一点和谨慎一些。

 

  • 先知书和天启文学:旧约的先知书和天启文学书卷,大部分是和旧约历史书中的以色列历史相联系的。在历史书中尤其是在列王纪中,你很有可能可以找到以色列和犹大的某个人、先知和君王的信息作为参考。查阅某位君王在位统治的情况,了解以色列和犹大面临的问题,或许有助于你理解先知书中先知们的行动。记住,先知预言总是首先成就于以色列和犹大。

 

  • 使徒书信:使徒书信历史背景的最佳来源,往往在书信本身。查看书信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为其所处的特定历史处境找到线索。通读全篇,可以查考指定的人或者地点。尤其在保罗书信中,可以去发掘有关反对者或者假教师的细节。你可以向自己提问:“收信者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正在发生什么?”你也要参阅其他书卷的相关经文。例如,如果你在研读哥林多后书,那么哥林多前书就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很好的线索;如果你在读提摩太后书,那提摩太前书和以弗所书或许就有帮助;使徒行传也是很好的资源,供你查找相关的地点和人物。历史信息,尽管不会对你解读经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几乎总是有助于把经文放回到恰当的历史背景中。

 

  • 福音书/使徒行传:福音书稍微复杂一些,因为我们对作者的相关信息所知甚少(四福音的内容是启示,但如此命名不是启示而是传统;尽管这一传统很古老,大概率是真实的,但严格说来,福音书是匿名写成的)。更明显的是,关于作者的写作地点和受众,我们现有的理解只是推测。实际上很有可能的是,福音书本意要在古代地中海地区广泛流传,因此其历史处境不应该只和某地的某间教会的某个特定处境相联系。历史中的耶稣和古代地中海地区的文化处境,涉及这二者关系的圣经研究,应当从福音书本身重新梳理。

 

文化背景而言,我们必须考虑文本中人物的日常生活,以及第一读者会如何理解这段经文。这与前面所说的历史背景略有区别,文化背景关注的并不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听众,而是经文中人们共同拥有的生活细节。例如,福音书中撒种、收割等农业背景的比喻,你在解读时可能需要了解,该比喻(和比喻所在段落)中的人和福音书的第一听众所共有的某些农业或经济方面的知识。当然,任何可以从圣经本身得出的结论都值得信赖,而任何需要圣经以外的知识得出的结论,则需要用考证的态度再加以确认。

 

圣经背景而言,你需要非常仔细地阅读经文。作者是否指向一些圣经中记录的先前发生的历史事件?或者,作者可能在引用或者间接提到前面书卷中的经文?要记住的是,这是解经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找出,作者写作时合理地期待第一读者读到时会做出的关联。我们不是要找神学性的联系(例如,作者提到恩典,那就让我们来查看其他三处提到恩典的经文)——这属于神学反思的一部分,会在问题四中加以说明。在这里,我们要找出作者对圣经的其他书卷的内容所做的关联(无论是通过直接/间接引用,或是二者指向同样的历史事件)。找到关联点后,再读经文,而且要记住,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作者选择做出这样的经文关联?那个时间、故事或者经文的背景,哪里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作者做出这种关联的目的何在?

 

三、请用一个短句概括:作者对第一读者讲述这段话的原初意图/目的。它不仅仅是总结性的陈述,而是作者试图说服听众的观点。

 

作者的原初意图(目的),就是指整段经文的主旨(中心思想),是作者主要的观点、论点。经文的意图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命令性的。它不仅仅是总结性陈述(又称主要内容),而是作者试图说服听众认可的观点。人们努力表达自己时,都有要达成的目标;圣经作者应该也会如此,作者有试图说服第一听众的那个观点。

 

概括作者的原初意图时,请记住:1)需要足够具体地针对这段经文,以至于可以清楚看到,经文意图是从这段经文,而不是从任何其他经文,得出的结论;2)原初意图是面向第一读者的(稍后我们会提到当代听讲道的会众);3)作者意图应当是一个简单明了且能涵盖经文目的的单句。

 

你做概括时的目标,并不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内容塞进去,而是要尽可能清楚地把主要观点和意图表达出来。经文意图的句式,有时是陈述句;但不仅如此,它也可能是一个命令式的短语,因为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无论如何,我们希望你尽力呈现出你对经文的理解,并表达出经文的中心论点。

 

四、这段经文哪一部分联系到耶稣基督的福音?在经文中可以看出福音的哪一部分?

 

这两个问题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圣经的每一部分、每节经文在某种程度上都与耶稣基督的福音相关(参路24:13-49)。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这是在问,你正在查考的经文——或经文的哪一部分——如何指向福音?这段经文可能预示了福音,也可能是回顾和反思福音。重要的是,你联系福音的思路是从文本出发的,且是合理的。我们希望避免主观的寓意、灵意解经,或者将经文牵强附会地关联到福音。为此,你最好可以考虑如下方法:

 

  • 明确指明:有时候,你查考的经文刚好就在直接讲明耶稣基督的福音。这种情况偶尔出现在福音书中,但更多出现在使徒书信中。这是最简单的技巧,你只需要确保自己像作者那样来对待福音。

 

  • 预言成就:有时候,最好的联系已经被新约经文明确指明了;但涉及到经文所引的原本预言或者原本预言在历史中已有的初步实现,需要在圣经其他书卷中才能找到。例如,先知书中的弥赛亚式的预言,既有在以色列历史中早已直接实现的,也有在耶稣身上才终极成就的。福音书、使徒行传以及使徒书信,常常会回过头来看这些预言。当你在查考经文而遇到这种联系时,要考虑,这是否是一种联系福音的方式。

 

  • 救赎历史发展轨迹:这是比较复杂的策略,需要比较好地把握救赎历史。每段经文都描述了一些具有救赎历史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存在于从最初的创造到新创造整个历史的时间线上。这一时间线的中心是耶稣的受死和复活。因此,你在查考的经文可能也包括了某些历史性的预表,那些逐渐趋近(前瞻或回顾)耶稣的受死和复活的记号。你可以从救赎历史的某个特定阶段、时期来考虑,并思考你所查考的经文在指向十字架和复活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发挥什么作用。

 

  • 预表:类比是指两种概念之间一系列广泛的对比(既包括相似性,也包括差异性);预表是指被用于圣经文学中的一种类比。它可以把人、事物、制度或其他事物拿来对比。重要的是,在这种对比中存在着一种渐进式的发展,最终的人、事物或事件的价值,会在这一渐进发展中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提升。换句话说,原型是某种类型或影子指向其终极的展现。为了指向福音,这一原型就是福音的特定层面所投射出的影子。举例而言,摩西是一位重要的先知,预表了耶稣这位终极的先知;大卫是一位英明的君王,预表了耶稣这位终极君王。值得注意的是,在类比和预表中,总是存在着或相似或不同的各种方面。

 

  • 圣经神学的主题:这些主题贯穿整本圣经,逐渐发展而形成,是众多概念要点的集合。以圣经神学的方法来看,它们可以被看作是遵循救赎历史的发展轨迹,把大量预表性关联的概念组合而形成的。主要的主题包括:神的国,神的救赎(出埃及)和审判(被掳),祭司和圣殿,以及圣约等等。请仔细思考,这些主题中的某个主题,是怎样在你查考的经文中被呈现出来的;最终,这个主题又是如何与耶稣基督的福音相联系的。

 

  • 基于福音的教导:有时候,你查考的经文确实是围绕着道德行为展开的,如何在经文里看到恩典的福音的确有难度,更容易呈现一篇以要求顺服为主题的信息。此时,重要的是按照正确的逻辑来组织观点。当我们得救时,基督的义便归算在我们身上(称义),这是一种凭信心而来的义(参腓3:8-9;林后5:21),而非行为的义。行为的义并不能拯救我们,但却是在我们得救以后被要求的,是我们为着自己的益处凭信心活出来的样式(成圣)。当我们遇到这些神给属祂子民的教训或道德命令时,我们需要在福音的亮光下去理解。

 

一般来说,验证你所建立的福音关联是否正确、合法的最好方法,是确保有另一段经文——与你正研究的经文互相补充——来证实这种联系;特别是当你在查考旧约的时候。也就是说,你要确保你所讲解的内容,是圣经自身呈现出来的福音关联,而不仅仅是松散抽象的神学概念。

 

以上内容所阐释的是第一个问题:“这段经文哪一部分联系到耶稣基督的福音?”除此之外,你也需要思考第二个问题:“在经文中可以看出福音的哪一部分?”。换句话说,你正在查考的这段经文与福音的哪个方面产生了联系?经文从哪个角度体现了福音?福音既非常清晰明了、貌似简单,却又复杂深邃、关乎一切。福音的核心当然是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为罪代赎,恢复了人与神的关系,预备了永生。但福音还包括其他角度,或许更加紧密地关联到你正在查考的经文,包括:道成肉身、升天、再临以及耶稣的生平、神迹和教导。福音的成就中也隐含着人的回应,诸如悔改、信心和顺服。福音也带来一些结果,如罪得赦免和永生等。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是经文指向福音时,基于文本最直接又合理的关联方式。

 

五、你有什么结论/主张,要向你的听众来论证(用一个短句表达)?

 

一篇讲道[2]的结论,是当今的讲员尝试说服他的听众的基本观点;结论通常是具体的表述,但也可能是抽象的。你可能更会把结论/主张当作是自己要说服听众的最基本观点,但在释经式讲道和教导中,结论必然和作者对原初读者的讲话意图紧密相关。但这一主张需要经过缜密地论证,其最终呈现形式或许也是论证的形式,包括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

 

以路加福音14:13-14“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为例,作者的意图是,第一读者需要考虑他们如何看待社会等级,进而服事那些没有办法回报他们的穷苦人。我给信徒的结论可能像这样:“考虑一下,你是否在服事教会内外那些比你穷的人,而不期待回报;因为耶稣树立了这样的典范。”我也有可能会把这一结论换种说法讲给非信徒:“考虑一下,你如何需要耶稣基督?祂以死在十字架上和复活来服事(和拯救!)世人;而我们无法回报祂——这不是我们凭自己能做到的。”

 

六、你要给他们什么应用(上述结论对听众的意义)?既要考虑基督徒听众,也要考虑非基督徒听众。

 

应用(和期待回应)应当与你讲道的结论有关。你可能有多个应用,也可能只有一个。你可以在整个讲道的不同部分,不断阐述这些应用;也可以只在讲道结束时集中阐述应用。

 

如何得到你的应用?你要利用在背景研究和解经工作中得到的资料和观点,从经文本身引出主要(和次要)的应用;你还要思考自己将如何论证这些应用。此外,你在准备这些应用时,不仅仅要考虑经文对于第一读者的意义,还应该考虑到两类听众——信徒和非信徒——各自不同的处境和需要;所以,你更需要细致地考虑经文如何和福音关联起来。

 

还是以上文路加福音14:13-14为例,这段经文的应用,一方面包括,邀请我们可能不会想到要邀请的人共进晚餐,参与慈惠事工,在教会中牺牲地服事等等;另一方面还包括,进一步展开讲解福音——耶稣拯救我们,却不曾期待我们“回报”祂或是“赚得”救恩。[3]

 

七、你的讲道标题大纲是什么?[4]

 

讲道的标题是一个简洁、明了的词组,努力涵盖讲道中的主要观点。这是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听众将思考专注于,他们将从听道中领受的主要内容上。因此,标题应当比作为讲道结论的那句话更简短、更精准,也应当尽可能地引发兴趣,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若是如此,标题可能需要以当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来陈述。毕竟,这是你第一次使用修辞,好说服你的听众——认真听。

 

讲道或者教导的大纲,是一种你组织讲章或者信息的方法,是从查考经文的过程衍生出来的,应该和经文的结构联系起来——就像你的讲道结论应当与作者的原初意图相一致,你如何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讲道大纲(你的大纲),应该与作者如何阐释自己观点的经文结构(他的结构)相一致。就像你的讲道论证和应用,你也需要同时考虑你的听众和福音的联系。

 

虽然结构通常是隐藏的,但讲道大纲被组织、呈现出来,是要帮助听众跟上你的讲道。虽然有些人的讲道大纲包括了具体的解释、例证和故事,但工作坊的作业中要求呈现的讲道大纲,只需要以纲要的形式——也就是你给讲道的每一部分所拟定的小标题。

 

可能你在琢磨:“我真的需要写一个讲道大纲吗?”是的,我们要求你写一个讲道大纲。在地方教会,除了公开讲道和教导,还有其他服事,例如:带领敬拜、编写课程、门徒训练、栽培同工等等。有些讲员发现在讲道或教导的时候,讲道大纲很有帮助;但不论你以什么方式进行话语服事,以组织讲道的方式去思考都非常重要!

 

其他常见问题

 

作者意图和我要给出的结论(还有应用)之间有什么区别?(见问题三和五、六)

 

如果说写作意图是面向作者的原始听众,那么结论和应用就是我们基于经文面向当今读者的论证目标。另外一种考虑方法是,意图是指经文应用于当时的人,而结论是指经文应用于今天的我们。

 

我最终要呈现的作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我需要打印多份?

 

你的作业应当回答作业纸上那些问题。如果你可以控制在一张纸内(正反面打印),对于小组讨论会很有帮助。清晰而简洁的表达是一门艺术,对讲道者和教师来说非常宝贵!为你小组的其他组员提供打印好的作业纸,将会在他们评议你的作业时,使点评更有据可依,使讨论更富有成效。

 

在小组中汇报作业的环节,我应当如何呈现?

 

你有五分钟的时间汇报作业,请简明地呈现你作业纸上的内容,包括你的讲道大纲。随后的讨论环节,将基于你呈现的作业,被指定回应你作业的组员将首先发言,随后整个小组都会一起回应、讨论,希望能够给你一两个可以改进的建议。小组可能无法深入地评估你选择的例证,你在公开演讲时的语调或语速等方面;但会专注在你研读经文的方法上,以确保正确地解释,使众人都能理解。

 

我应该怎样预备自己,好在小组讨论时帮助小组中的其他人?

 

小组一般由1位组长(有时是1位组长和1位副组长)和8-9位组员组成。每次工作坊前,都指定了经文作业;日程表中,都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你需要汇报自己查考的那段经文,你的同伴也需要汇报他们所查考的其他经文。把所有的经文都预备出来是个不错的想法。你可以从日程表上找到这些指定经文;尝试去研读每一段经文,分析经文结构;查看经文的各种背景;试着自己归纳经文的主旨/原初意图,或者至少找到对经文主旨大意的感觉。对每段经文的准备越充分,就越容易在小组讨论时做出回应;越多的小组成员提前做了准备,反馈和讨论的结果就越理想。换一种角度来讲,若有人真正查考过你所研读的经文,你一定更期待从他们那里得到反馈;因此,我们都要认真地研读所有的经文,以便为同小组中的其他人给出最好的反馈。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坊。我还没有接受过培训呢,应该如何做准备?

 

我们很高兴你能参加这次的工作坊!《作业纸》和《作业指南》就是为帮助你做准备而预备的。我们网站上的课程、文档和资源(https://simeontrust.org/zh-hans/在线课程/),也都是为了帮助你。你或许设想,在完成作业之前,能先有机会听到一些指导;但那可能意味着,你参加了一期完整的工作坊,却没有机会完成作业。然而我们发现,除非我们把自己的研经成果拿出来接受审阅、回应和讨论,我们并不能在教导方面有真正的长进。因此,不论你是第一次参加还是多次参加,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在每一个在线课程和每一次工作坊中,总有更多东西可以学习。

 

为什么不能给一份填好答案的范例?

 

我们发现,当我们给出范例答案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首先,答案限制了参与者的回答。也就是说,参与者会在无意之间,将自己的回答过分局限于作业范例所给定的答案范围。我们并不想一开始就限制你的个人思考,而是宁愿你在做作业时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讨论。其次,有时参与者会把我们在范例中所给出的答案看成是‘标准答案’。但我们希望自己不断进步,在下一次使用作业纸来研究同一段经文时,能够完成得更棒。我们当然不希望任何人认为,我们已经可以完美地掌握任何一段经文了。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如果我回答错了怎么办?

 

这是作业指南中的最后一个问题了,但常常是每个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问题。紧张是被容许的。我们都担心如何正确解释神的话语。作为基督徒,我们认识到学习过程是一直持续不断进行着的。我们总是能被新的方式拓展。设置交互式教学和小组讨论环节,部分理由是希望让导师和小组带领者也能学到新东西。我们的小组带领者被训练去营造一种容许平等对话的学院式氛围,我们都会得到鼓励和挑战,以实现成长。当其他人评议我们的作业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感到不太习惯,但对于我们在讲道和教导方面的成长,我们又都发现这种评议非常宝贵。那么,好好享受这个工作坊吧!

 

 

[1] 本文转载自查尔斯·西缅基金会释经工作坊提供的电子资料。2023年8月10日存取,https://simeontrust.org/zh-hans/。编辑时,除润色文字,亦按工作坊的实际过程对内容略有增补。承蒙授权转载,联络版权时承蒙始明弟兄帮助,特此一并致谢。——编者注

[2] 请注意:我们通篇都在用讲道这个说法来指一位讲道者或教师的信息或教导部分。我们意识到在一些语境中,用这个术语指女性教导女性时可能会让她们感到不舒服。请记得,我们是面向男性牧者写下这些文档,而我们使用这一术语并没有性别暗示。我们的信仰宣言,在我们对性别和事工的认信方面,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3] 请注意:这里并不是想要给出一个权威性的或者足够好的对经文的诠释,而是要提供一个例证,便于读者/学员在自己完成作业时,思考结论和应用的关系,并照此范例格式作答和呈现。

[4] 在给女性那个版本的任务表中,问题是:“你的教导标题和教导大纲是怎样的?”

 

 

讲道评估[1]

 

 

日期:                                 讲道人:                                    经文:                                

 

讲道笔记

 

引言:

 

 

 

主要内容:

 

 

 

 

 

 

结论:

 

 

 

 

 

 

评估者姓名:                                                 

 

讲道评估

 

准确性

 

  1. 本篇讲道的论点是什么?是否清晰?如何反映经文的主旨/原初意图?

 

 

 

  1. 讲道者是如何将文本与背景(context)进行关联的?讲道者是如何参考文学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圣经背景的?它们与经文主旨有何关联?

 

 

 

 

 

 

  1. 经文结构在讲道中的呈现是否清晰?

 

 

 

 

  1. 讲道者是如何关联福音的?是否基于文本?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传递性

 

  1. 引言是否足够吸引人?是如何吸引你的?

 

 

 

  1. 教导要点是否清晰?它们是如何推动论点的?

 

 

 

 

 

 

 

  1. 所列举的事例是否有效?它们是用以解释说明还是为了激发情感?抑或两者皆有?

 

 

 

 

  1. 应用是否清晰?它们与经文有何关联?

 

 

 

 

9.讲道的传递效果如何?是否反映了经文的语气?你是否被说服了?

 

 

 

 

评估

 

  1. 本篇讲道最鼓舞你的地方是什么?

 

 

 

  1. 本篇讲道最需要改进的两个要点是什么?

 

 

 

 

  1. 整篇讲道最出色的两个地方是什么?

 

 

 

[1] 本文翻译、转载自查尔斯·西缅基金会释经工作坊提供的电子资料。2023年8月10日存取,https://simeontrust.org/zh-hans/。略有编辑,承蒙授权转载,特此致谢。——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