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 历史回顾 宣教士灵修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5)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5)

文/亦文

 

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祂,在祂面前倾心吐意;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诗62:8)

Trust in Him at all times; ye people, pour out your heart before Him: God is a refuge for us. (Psalm 62:8)

 

 

历史故事

 

1857年的一个夏夜,25岁的戴德生在宁波城桥头街的药房如常服事,内心却充满了煎熬。为了来中国,他已经失恋了两次,都是因为女方不愿远嫁。但是现在在宁波认识的这位英国姐妹,与他心志相同,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阻拦呢?

 

宁波城的另一隅,一个叫玛莉亚的年轻女子跪在床前祷告,寻求神的旨意:这一位是不是祢为我预备的那一位呢?玛莉亚的父母是伦敦会赴华宣教士台约尔夫妇(Samuel & Maria Dyer),因为中国闭关锁国而在新马一带付出了青春岁月,并相继早逝。台家的三个孤儿返回英国,慢慢长大。五口通商之后,父母的老朋友在宁波成立了中国境内第一所女校,想请故人之女来助教。15岁的玛莉亚不愿与17岁的姐姐分开,就一起坐船离家。她抵达中国时,比戴德生更早、也更年轻。虽然很多人嫌弃戴德生没有学位、没有头衔、没有背景,刚刚从差会辞职,还穿着中式的长袍马褂,但是玛莉亚却在他身上看到了爱神爱人的心。然而,远在伦敦的舅父,她的监护人,会不会同意这门婚事呢?向神倾诉之后,玛莉亚拿起手边的圣经,诗篇中这两行字对她闪闪发光:“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祂,在祂面前倾心吐意;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诗62:8)

 

没过多久,玛莉亚收到舅父的回信,同意他和戴德生交往,但必须在满21岁之后才能成婚。七年后,玛莉亚对已经成为她丈夫的戴德生说:“当时我就把这节经文划了下来,淡淡的墨迹至今仍让我回想起那个夜晚。”

 

原文精意

 

人类是情感丰富的受造物,每一种语言都有表达“倾诉”的语词,中文是“倾心吐意”,英文是pour out your heart,希伯来原文是שפך לבב。我们查经时头头是道,愤世嫉俗时滔滔不绝,运筹帷幄时侃侃而谈,但到了祷告时,却草草收场。我们“倾心吐意”的对象究竟是谁?神不喜悦我们在人前发怨言、论断人,但神希望我们在祂面前赤露敞开,向祂倾诉。面对一位不仅善于启示、也乐意聆听的神,我们是否愿意倾心吐意地对祂说话,和祂谈心?

 

今日应用

 

一个九岁就父母双亡的弱女子,几度飘洋过海,在异国他乡长大,虽然有舅父和姐姐照拂,但毕竟缺乏亲生父母的关注。唯有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天父上帝,是她“倾心吐意”的对象。这些年来,神就是玛莉亚的父亲,她凡事求问祂,婚后更是与戴德生一起凭信心倚靠神,彼此勉励,相濡以沫。投入跨文化宣教工作的过程中,势必有很多无人能理解、无人可倾诉的境遇。你是否忘记了,还有一位可以倚靠的父神,一位可以倾心吐意的良友,一处可以投奔的避难所,乃是你随时的帮助?当“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时,神还是你的倾诉对象吗?当将你的心事都卸给祂,并求祂指引你的脚步。

 

祷告

 

为祷告的权柄而感谢神。求神帮助我们在祂面前倾心吐意,在人面前则谨言慎行。愿圣灵常常提醒我们不仅为自己和家人警醒祷告,也记得在施恩宝座面前定期记念万族万民的需求,以及在他们中间殷勤服事的宣教工人,鼓励他们在各种漫长等候中恒心寻求神的旨意,求神保守他们在挫折中不至失去志气,被人遗忘,成为“禾场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