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 历史回顾 宣教士灵修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6)
[文/亦文] 经过二十四天的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汉中,视察了当地的医疗、办学和福音事工。在汉中最后一次聚会上,戴德生带领大家一起读腓立比书第三章,并把焦点放在7-8节:“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6)

文/亦文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7-8)

But what things were gain to me, those I counted loss for Christ… for whom I have suffered the loss of all things, and do count them but dung, that I may win Christ (Philippians 3:7-8)

 

 

历史故事

 

1885年2月,七位青年才俊在伦敦带领一系列的告别聚会,万人空巷,史称“剑桥七杰”。当他们扬帆远航到达中国,在吴淞码头上迎接他们的正是穿着长袍马褂的戴德生。第二年夏天,当七杰中的五杰在山西安顿下来之后,戴德生又前来探访他们,并寻求福音入川的途径。七杰之一、男爵之子、划船选手章必成(Montague Beauchamp)陪同他行走自晋入蜀的一段路程。好几次,高大强壮的章必成把戴德生背在肩上涉水渡河,而老当益壮的戴德生则常常为困惫不堪的章必成支挂蚊帐,一老一少同在猪圈和马棚过夜,甚至露宿街头,以大米和高粱为主食,与豺狼和盗贼周旋,风餐露宿、蚊叮虫咬。

 

经过二十四天的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汉中,视察了当地的医疗、办学和福音事工。在汉中最后一次聚会上,戴德生带领大家一起读腓立比书第三章,并把焦点放在7-8节:“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当时一位与会的宣教士回忆道:“我们似乎看不见讲员,只听见圣灵的声音。每个人都在神面前谦卑认罪,每个人都粉碎自我。我们在此安然定居,自以为已经遵行了主耶稣的使命,却忘记了汉中并不代表万民,也忘记了城外周遭的村落,除非我们走进他们中间,他们可能永远听不到福音。”

 

原文精意

 

1885年戴德生在汉中带领同工们解读腓立比书的时候曾说:“我们为基督所丢弃的,就是我们所得着的。但我们若不肯舍弃,就真的失落了。”很多年后,鲁益师(C. S. Lewis)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唯一你能带去天堂的东西是你已经舍弃的东西。”过去以为有益的,现今变成有损的,并非事物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视角发生了变化,或是身份认同的转变。若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时候,仍紧紧抓住一切超人的属性,便无法成为完全的人,完成救赎;使徒保罗若仍强调他的家谱和传承,就难以放胆传扬因信称义的信息;19世纪的赴华宣教士们若仍带着外交条约、国际差异所赋予的种种优越感和特权,便无法深入民间,与百姓分享福音。当神的祝福(如财富、地位)成为完成神使命的障碍,便是当为神本身的缘故而放弃辎重、轻装上路的时候。

 

今日应用

 

不论是离开总部和办公室的戴德生,还是放弃功名利禄的章必成,以及告别了英国安逸环境的其他宣教士,从英国到中国,再从沿海到腹地,在我们眼中都已经是“丢弃万事视为粪土”的范例,但是当这些先驱回到圣经中,对照耶稣基督和使徒保罗时,则仍然自愧不如。当年过半百的戴德生完成这次万里之行的壮举之后,内地会提出了在一年内征召一百名新同工的异象。无论我们现在的禾场在哪里——家庭、职场、公共空间、本家本族、异国他乡,投入的事工为何——拓荒、植堂、牧会、跨文化,都不代表我们已经全然遵行了主的使命,我们永远可以求主再一次地引领自己,如何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祷告

 

为基督这位至宝而感恩。英国教会曾为普世宣教摆上过无数人力、财力与祷告,很多青年才俊从剑桥和牛津走向陌间、旷野、沙漠和山村。求神继续兴起新一代年轻信徒,视消费主义和世俗主义所提供的享乐为粪土,进一步得着基督,遵行祂的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