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 历史回顾 宣教士灵修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8)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8)

文/亦文

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一3:16

and we ought to lay down our lives for the brethren. (1 John 3:16)

 

 

历史故事

 

1894年春,华北禾场的内地会同工团队因不同意见产生了分歧,年逾花甲的戴德生决定放弃回英国参加凯锡克大会的机会,亲自前往探视。5月中,戴家的次子戴存义医生(Dr. Howard Taylor)和新婚妻子金乐婷(Geraldine Guiness)度完蜜月后回到上海,发现父母已经离开总部。于是,小夫妻俩立即出发,最后在汉口赶上了老两口。身为医生的儿子苦心劝告:“父亲,您这把年纪在三伏天长途旅行,可是会有性命之虞的。”同为医生的父亲回答说:“你说的是,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于是,存义夫妇决定陪同父亲北上。一行人离开汉口,继续长达数月的旅程。除了主日之外,他们每天都要赶14小时的陆路,途经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各地的宣教站,受到中西同工的热忱接待,最后平安地回到上海。神又赐戴德生11年的寿命。

 

戴德生此行的平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儿子儿媳的随行照顾。两个年轻人婚前已经在中原一带的乡间服事过几年,但还是很难适应这样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尤其是独轮车在土路上的颠簸磕碰。年轻的乐婷师母在旅途最后一程流产了,她的日记中因此留出两周多的空白。因为这次流产所受的身体损伤,她之后一直未能生育;但两人仍然终身在内地会服事,并完成了上下卷的经典之作《戴德生传》。

 

存世的宣教文献中,或可整理出宣教士卒亡的数据,宣教士夫人难产而死的数据,甚至宣教士子女夭折的数据;但是因为禾场气候、环境和人事而引起的流产,极少会载入史册,恐怕只有将来在永恒中才能统计。所有这些,都是舍命的爱所付上的舍命的代价。

 

原文精意

 

“爱”是贯穿约翰一书的信息。“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4:19);因为爱,“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3:16)。约翰进一步指出,基督徒的爱,应当效仿基督的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3:18)。十字架上的死,只是基督“舍命”的高潮;基督对自己生命的舍弃,始于祂离开天庭,道成肉身,成为一文不名的亡国之奴、木匠之子,受时空的限制、活在律法之下、尽诸般的义,忍受各种不公不义、不敬不信。但因祂在爱中的顺服,主视这一切的“舍”为理所当然。如果说,基督的“舍命”,始于人世间的背十字架,终于逾越节的上十字架;对基督徒而言,也是先有无数“舍己”型的操练,才能达到“舍命”的境界。

 

今日应用

 

戴德生在赴华宣教前,就在各样小事上操练舍己/舍命的功课,包括简朴生活、帮衬穷人、凭信心得供应、顺服神的旨意。到了中国之后,他的舍己/舍命更上层楼,包括走出舒适区,从租界延伸到乡间、从口岸城市扩展到内地乡镇、放弃自己固有的想法和当得的权利,怜恤中国底层的百姓。当他成为差会领袖之后,更是处处为同工着想,四处奔波照应他们的需求,每日为他们提名祷告,以温柔的心挽回他们的过失,到花甲之年仍然保持着为弟兄舍命的牧者心肠。他和他的家族为此也付上了极大的代价。今天的我们,又当怎样在各自的处境中爱弟兄、爱同工,以舍己的态度,爱到“舍命”的地步?

 

祷告

 

为基督的舍命而感恩。求神使我们的心柔软,不仅甘心为神“舍命”,也愿意为弟兄姐妹“舍命”。禾场服事和教会服事中,不可避免会因意见不同而产生张力,求神帮助我们以“为弟兄舍命”的心态彼此聆听,努力共情,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切实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