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以撒
引言
使徒彼得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从这节经文我们可以知道,基督徒蒙恩得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传扬福音——神在基督里的拯救作为。很多弟兄姐妹实际也在非常忠心地担当福音使命,但也许由于缺乏自觉的总结和反思而陷入到各样的误区之中,进而使得传福音的果效大打折扣。为此,本文将基于圣经并结合布道实践,针对传福音的种种误区进行简单的梳理和说明:
(1)误解归信福音的本质,从而导致错误的传福音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主的工。
(2)不恰当地讲述信主见证,反而不利于之后的福音宣讲。
(3)布道者本身对福音的理解模糊不清甚至有误,以致传讲不正确的内容。
(4)在传福音的过程中陷入了某些误区,使得正确的内容没有被合宜地传递,因此影响布道的果效。
一、归信福音的本质
在马可福音16章15至20节,主耶稣复活以后吩咐门徒:“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并且经文说,在传福音的时候,“主和他们同工”。这表明传福音者并不是独立的事工主体,而是参与到主的工之中。因此,就需要明白主是如何在人心中作工并引导他们归信的。这样才不至于做很多无用功,甚至拦阻主的工。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确认的是,一个人能够归信福音的本质是什么。
1、外在呼召与内在呼召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
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12:3)
人能够信主是因为神向人发出的有效呼召。这有效的呼召包括外在呼召和内在呼召。外在呼召最重要的是道的宣讲,内在呼召是伴随着道的宣讲,圣灵内在地感化、启示和光照,直至他做出归信的决断。
正如使徒行传16章13至15节所说,保罗在河边祷告的地方,向聚会的众妇女讲道,其中的吕底亚能认真地听,是因为“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所以,吕底亚能够信主并不是出于她自己,而是有外在的道的宣讲的同时,圣灵也在她里面工作。
2、外在呼召的特征
外在呼召最重要的是道的宣讲,并且诉诸于人类的理性、情感、意志,既涉及一般的见识也涉及宗教性的见识。这意味着在布道过程中,要考虑并且合理借助这些因素,至少不要故意违背这些因素。比如:以可感知可体验的方式来传讲福音、清晰地表达、有理有据地论证、良好的聚会氛围、布道者的优良品格等等。
虽然外在呼召具有上述的一般特征,但其本质却是超自然的。
奉差遣
圣经说:“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罗10:14-15)所以一个人得以传讲福音,是主差派他和使用他。这是超自然的。
道就是灵
道虽然以命题的方式呈现,但却不是死的命题或句子,而是大有能力的。主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因此这个好象以命题的形式呈现的“道”,有超越于一般话语的能力。
外显的神迹
有时外在的呼召会伴随超自然的神迹作为特别的记号。正如圣经所说:“门徒出去,到处宣传福音。主和他们同工,用神迹随着,证实所传的道。”(可16:20)
3、内在呼召的特征
内在的呼召是伴随着道的宣讲,圣灵内在的感化、启示和光照,使人做出归信的决断。但通常人们不容易意识到圣灵内在的工作,因为圣灵的工作在人的体验中,常常被认为是自己的反应。但内在呼召的本质仍是超自然的,只是具体的表现会是通过自然来强化某些因素或抑制某些因素。
圣灵有时会使一个人不按照原来惯常的方式行动,比如:某个人平时玩世不恭,对什么事情都得过且过而不去深究,但有一天福音向他宣告时,他却被吸引并且认真听,这和他平时的行事为人是完全不同的。很多时候圣灵只是抑制他的某些方面,强化另外一些方面,有时只是顺势的引导,因此圣灵内在的感化,在人的体验中,常常会被误以为是出于自己的反应。但是,如果不是神的灵感动,人会作正好相反的反应。
那么,一个人从不信到信的本质是什么?是重生。是原本属肉体的人被重生为有圣灵内住的人。所以一个人的归信,是生命本质的变化,而不只是心态、理念、价值观、行为模式的改变。
当人们误以为一个人从不信到信就是后者的改变的时候,就会试图通过在这些方面的努力来改变对方:例如,给他提供资料来改变他的想法;以爱和善行来感化他;给他行为准则约束并纠正他。当看到对方接受了基督教的教义体系,开始离弃一些罪,并且也读经、祷告、参加聚会时,就误以为对方真的信主了。
然而,圣经中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3:6)属肉体的生命的一切,涉及心态性情、行为模式等,无论怎么改变和提高都无法变成属灵的生命。所以要点不是把对方变成更好的“属肉体”的人,而是道和圣灵的工作使他重生为有圣灵内住的人,他可能仍然有原本属肉体的性情、想法、行为,但是重生的人已经是基督里新造的人,有圣灵在他里面掌管他,使他产生出属圣灵的性情、想法与行为。
以上是对于归信福音的本质的简单说明。只有明白了归信的本质,布道者才能更好地与主同工。例如:避免传错误的福音,排除妨碍道和圣灵的工作的因素,合理地借助外在呼召的一般特征使得道的宣讲更加清晰有力等等。
二、如何讲述信主见证
在实际的布道过程中,尤其是面对不信的陌生人,一开始未必适宜直接布道,可以先从分享自己的信主见证开始,这会使对方产生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对方听道。接下来笔者会说明该如何向不信的人讲述自己的信主见证。
不信的人通常对福音有很多的误解和偏见,讲述信主见证的目标是排除对方的误解和偏见,为对方听信福音创造有利条件。但据笔者的观察,相当多基督徒的见证分享,反倒起了相反的效果,或者因为没有与不信的人产生认同,或者是错误地理解了自己的信主过程。下面从四个方面讲如何有效地作信主见证。
与不信的人产生认同
这里的要点是,强调与对方相似的部分,尤其是不信时的状态和理由。有的基督徒在作见证的时候,愿意讲自己跟不信的人的不同的想法,例如:从小就想“有没有神”的问题;觉得自己真有罪;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人死后去那里等等。这样讲,给不信的人的感受是:“难怪他会信主”。其实基督徒这样讲的时候也未必真的合乎事实,也许从前他并没有朝思暮想地思考这些问题,只是信主之后才发现这些问题重要,于是回忆起自己曾经零星地想过这些问题。如果他没信主,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在乎自己是否曾经想过这些问题。
有时也可能会强调和不信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比如:五岁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从小就渴望能有一个不离不弃的爸爸。这也会让对方觉得“难怪他会信主”。当然,如果对方也曾饱受伤害,强调这方面的背景也许是合适的。
总之,要点是与对方产生认同。保罗为要多得人,于是“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面对犹太人就强调自己也是犹太人,向外邦人就会说自己是罗马人。
当然,我们不可以为了与对方产生认同而不诚实。但可以不讲或弱化和对方不同之处,而强调与对方相同的地方。尤其是自己不信时的状态、不信时对于基督教的(负面)看法、不信的理由等等,这些最能和对方产生认同。
要正确强调转折点
保罗作见证时,说自己原本是热心的犹太法利赛精英,凶残地逼迫基督徒,但是基督向他显现,完全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使他从不信到信。他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基督不向他显明自己,他只会继续做一个热心逼迫基督徒的法利赛人。保罗讲述自己的见证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对自己信主过程的正确理解,同时又因为与犹太人产生了认同,所以对犹太人而言是非常强有力的见证。
然而,很多基督徒却错误理解了自己信主的过程,他们可能把自己讲成了一直是很寻求神的人,只是曾经找到的是偶像,现在找到了真神。但圣经却说:“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3:11-12)所以这里的要点是,强调基督是如何通过传道人和圣经,向我显明他自己的。也就是通过读经、参加教会的活动和学习以及与基督徒的交流等,基督使我认识到他是怎样的。
现在对基督的认识
这一部分可以简要的说明对耶稣基督的认识,他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他的身份,他生平的事迹,尤其是作为救赎核心事件的十字架受难和死里复活,以及他和我的关系等等。
信主后的生命改变
描述一下自己信主后生命状态发生的改变。比如:以前不认为自己是得罪神的罪人,现在认识到了自己真是得罪神的人;曾经追逐今生的成功,但现在知道自己不是只有今生,而是有了永生;曾经四处寻找别人来爱自己,但现在知道自己是蒙基督所爱的;曾经忙碌地追逐世界的利益,现在虽然也认真工作,但却是有使命的等等。
三、传合乎圣经的福音
既然“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那么首先要保证的是,我们是在讲圣经所启示的福音。而通常不能正确清楚地传讲福音是因为传福音的人自己对福音的认识不够清晰。接下来,笔者将对于传福音中在信息上的误区简单加以梳理:
讲今生祸福而忽略天堂地狱、永生永死
有时基督徒在传福音时讲的重点是信耶稣所带来的今生的益处,比如:信耶稣以后家庭和睦了,心态变好了,神听了我的祷告帮我渡过难关等等。
当人们这样传福音时,虽然这些“好处”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的,但如果问他:“你信耶稣以来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你最感谢神的是什么?”他们可能说不出“我本来是该下地狱的罪人,但神使耶稣替我的罪受刑罚,使我藉着信耶稣,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以神为乐”。这就表明传福音者自己对于圣经里所启示的福音很不清晰。
不讲天堂地狱、永生永死,也可能是因为以福音为耻,觉得讲这些太冒犯人,而且别人也不会信。但按照圣经,信与不信耶稣最大的差别,显然是天堂地狱、永生永死的结局。离开了永生永死的关注,就偏离了福音的核心。用今生的好处去吸引人,他们一旦信了,之后再想纠正会非常困难,甚至很有可能成为那种自以为信了,但实际没有重生得救,一生在教会之中最后却下地狱的人。或者他们没有经历给他们传“福音”的人所应许的今生的好处,反倒遭遇很多的不幸,于是“信心”落空,彻底不信了,之后想给这样的人重新传真正的福音也会格外地艰难。所以,一开始就应当使对方来面对“我当如何才能脱离神的定罪与永远的刑罚?我当如何才能被神称义,得永生?”通常,这个问题不信的人自己不会提出来,只有通过布道者引导他来面对才可以。
讲人生的虚空不幸而忽略人的罪和神的忿怒
很多基督徒在比较多地讲罪给人带来的毁坏、空虚和不幸的时候,容易忽略强调罪招致圣洁公义之神的忿怒、定罪和刑罚;或者讲罪的时候,以为罪只是违背了标准,而没有准确地讲明罪是得罪了永生神;也没有讲明为什么对方是得罪神的人,为什么得罪神就是最大的邪恶,以致应当得到地狱的刑罚。
同样,这些问题往往也都不是不信的人的关注点。他们对于自己得罪神没有实在感,也不认为罪人当得地狱的刑罚。所以需要布道者带着自觉的关注,引导对方面对,并且做到清楚地讲解。
讲神的存在与属性而忽略中保的十架代赎
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一2:23)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
圣经的核心是基督,他是神和人之间约的中保,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赎之功。但不少基督徒传福音的时候,往往只试图说明:神是真实存在的,他创造并且掌管一切,他很爱你,你应该投靠他,并按照他的心意来生活。但是事实上,对于有神的信念是仅凭人的宗教性就可以生发出来的。所以在传讲福音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神的存在与属性,也不应该告诉人直接去认识神、投靠神。而应当讲明为什么神与人之间需要一位中保,为什么耶稣必须死,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耶稣的死的功效是什么,如何知道基督的死是有效的,基督的死和你的关系是什么。总之,需要讲明中保基督的位格和工作。
忽略传讲这福音是“真的”
基督徒传福音的时候,常常没有意识到要跟不信的人说清楚“这福音是真的”是多么的重要。其实不信的人往往误以为基督徒头脑简单、没有什么根据就相信,或是认为基督教和科学水火不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督徒如果一味地告诉他们“神不是你能够想清楚的,你别管那么多,只管信,你信就明白了”、“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等等,这些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往往更会加重他们的误解。
虽然,从根本上讲,人不信不是因为缺少证据、或是有理性上的障碍,而是因为他是属肉体的、抵挡福音的人,因此把“福音是真实的”讲解的再明白,也不足以导致对方信主。但是讲明这一点,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除去对方信主的拦阻。
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往往是因为有些基督徒信主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挣扎过,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绕过了这个问题,并且通过听道、读经、祷告、委身教会等等产生了真信心。但即使之前没有挣扎过这个问题,为了更好地得人灵魂,也应该在这方面有充分的预备,例如,多读一些护教类的书籍。
一般而言,说明福音是真实的,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圣经是神的话;耶稣的死和复活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基督徒在向着基督的人格性投靠之中,能真实经历与基督的联合与相交。
对于信心有误解
认为“信心”仅仅是停留于知识层面的信,而没有意识到真信心意味着向基督的委身,也就是悔改、归信、以基督为主。即使一个人知道福音的内容,也知道耶稣的死和复活是真实的,却并不意味着他就是有真信心的人。魔鬼也相信神只有一位,却是战惊(雅2:19)。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方已经充分了解福音的内容,也理解说明福音真实性的依据之后,仍然觉得福音不是真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需要确认他是否有不肯放弃的罪,引导或挑战他去悔改并投靠主耶稣,而不是继续停留在证实福音的真实性的层面。
四、传福音过程中可能会有的误区
当我们明白人归信福音的本质,也能正确地作信主见证并且传纯正的福音,就足够了吗?并非如此。因为在传福音的过程中,我们也可能会陷入到一些误区当中。
缺少祷告
直到今日神仍然通过基督在施行拯救,也就是通过教会宣讲的福音之道和圣灵的工作,使蒙拣选的人重生、悔改、归信、以基督为主,使他们“出死入生”。而祷告是参与到这一拯救行动之中的重要途径。
其实一旦进入布道现场,即使平时祷告少的人,按理也该为灵魂的缘故热心祷告。但传福音者却可能因为存着“不信的心”而缺乏祷告,甚至不去祷告,这意味着他不期待神超然地介入传福音的过程。与缺少祷告相伴的是缺少得人灵魂的热忱和对失丧灵魂的怜悯。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布道的果效。然而使徒保罗却常常祷告,也恳求别人为他祷告,“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开,得着荣耀”(帖后3:1)。
传福音时应当为自己祷告,为一起配搭的弟兄姐妹祷告,更要为要抢救的灵魂祷告。在传福音之前祷告,在传讲的时候心里默默祷告,在传讲完之后还要为对方祷告,甚至可以邀请他一起祷告(不必须是决志祷告)。
在代祷的过程中,同性之间可以有肢体接触,这样有利于拉近彼此的关系。在代祷的时候,也要以对方可理解的方式来祷告,而不是说属灵“黑话”,而且不当只为对方求属灵的益处,也要设身处地为他具体的需要代祷。在这样的代祷中,神往往会把我们带入到和对方有深度的相交之中。也可以适时鼓励不信的人向神祷告,或是带着他祷告(布道者说一句,让对方重复一句),这样的祷告很有可能成为他与神交往的开始。
没有在信心中传讲
有时布道见不到果效、甚至失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布道者自己的不信。这样的不信表现为三个方面:
不信福音,以福音为耻
笔者自己在布道现场也有这样的时候。有一次在校园里,看见学生们好像都有正事在忙,而自己却像一个不务正业的不速之客,要来搅扰他们的正常生活。圣经告诉我,在我面前的是将亡的所多玛,然而我眼前看到的却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校园。那时我意识到不是学生们抵挡福音,而是我在抵挡福音,以福音为耻。
不相信福音的能力
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但布道者却有可能不相信福音自身的能力,而最终想要倚靠自己的口才、魅力、学识、善行等来使对方相信并得救。
不相信对方会信
布道者可能在传福音之前就已经在想像对方会怎样百般刁难自己,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也在心里想对方如此顽固,肯定不会信的,结果到了最后对方果然不信,所以事情就照着布道者的“信心”成就了。
传福音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布道者自身没有信心,这必然会在他布道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没有热忱、充满怯懦、轻易放弃。
3、缺少彼此配搭
有时基督徒在传福音上可能过于“单打独斗”,但事实上,福音使命是主耶稣托付给教会的,是整个教会一起来担当福音使命。所以,在传福音上也应该弟兄姐妹彼此配搭。而且,彼此配搭也有诸多的益处,比如:
一个人传福音时很容易软弱退缩,但是当他看到身边的“战友”仍然在勇猛的奋战,会受到激励,再次刚强起来。同伴间的配搭能够弥补彼此在传福音上的不足,交流传福音的难处,以实现更有效地传讲。多个人组成一个共同体来跟进慕道友,慕道友不容易流失。这个过程也能促进弟兄姐妹形成彼此相爱的关系。
4、没有在关系中传讲
有时传福音时太过急于求成,忽略了与不信的人建立关系,巴不得他们此刻听见福音立刻就信。虽然不信的人天天都有灭亡的危险,虽然这次可能就是这个人最后的面对福音的机会,虽然我们理当带着得人灵魂的迫切,但我们却不能忽视与不信的人建立关系,并在关系中将福音传给他们。因为在关系中,对方才能够对我们有信任,我们才能对对方有更实际的了解和关切,才能更有效地清除对方听道的拦阻,从而更有效地布道。
为了和对方建立关系,可以请他吃饭、陪他参加感兴趣的展览、讲座等等,最好能把他带入到和其他基督徒们的交往之中。在这过程中,可以给他看基督徒的信主见证,护教类的书籍,邀请他参加慕道友的学习小组。
其实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福音的人,我们首要的目标不应当是他们立刻决定接受福音,而是他们被吸引而肯面对,愿意更深入地了解。在这过程中,期待神重生他,经历确切的得救。
5、不了解不信之人一般的误解和偏见
所有不信的人,他基本的判断是“决定不信”。也就是说,他已有的理解使他感到应该选择不信,或者至少不必须信,甚至对基督教的“好印象”也可能会使他不信。
刚开始接触福音的人,有很多误解和偏见,当这些被解除时对方会觉得很新鲜,并且感到被吸引。因此布道者应当积极总结不信的人怎么看待基督教,明白他们的典型误解和偏见,也预备好如何应对。以下的表格是人们对基督教常见的正面看法和负面看法:
序号 | 负面看法 | 正面看法 |
1 | 基督教禁锢人的思想 | 与伊斯兰教和佛教相比,基督教体系最严密 |
2 | 基督教是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 | 基督教影响了西方文明 |
3 |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主流,中国人不应当接受 | 基督教国家多是发达国家,民主、法制体系健全 |
4 | 基督教的历史充满罪恶(十字军、侵略中国等) | 中国社会的问题就是缺乏信仰 |
5 | 基督教像传销组织,基督徒都是被洗过脑的,疯狂拉人入教 | 基督教劝人向善 |
6 | 基督教是反科学的,在历史中常迫害科学家 | 基督教教人积极向上、博爱 |
7 | 基督教太武断,不包容其他宗教 | 基督教给人生提供方向 |
8 | 基督教是一种精神寄托,心灵脆弱的人才会需要,满足人的内心空虚 | 教会的气氛温暖、很有爱 |
9 | 圣经是循环论证,其真实性无法考证 | 教会的赞美诗很好听 |
10 | 圣经里的神很残暴,杀了许多的人 | 有个信仰挺好的 |
11 | 圣经里的神斤斤计较,不信他就要把人灭在地狱里 | 基督徒的心态比较好,积极乐观 |
12 | 耶稣即使真是历史人物,但也不可能从死里复活 | 信教可以洗涤心灵,使人不俗气 |
13 | 有的基督徒的行事为人与不信的人一样 | 基督徒一般道德水平比较高 |
14 | 基督徒的对话方式咄咄逼人,总纠缠人 | 基督徒有爱心、乐于助人 |
6、没有以可感知可体验的方式传讲清楚
有时我们会抱怨:不是我不传福音,是对方不愿意听。然而,按笔者向陌生人传福音的经验,大概10个人中至少有1-2个会愿意听的。那么当有人肯听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清楚讲明福音呢?笔者在布道中的观察是,有时我们讲了不少,也自以为讲清楚了,但对方听到的仍然是在劝他“入教”。实际上,大多数不信的人仍不知道福音的内容,以及“福音是真实的”的依据。
“犹太人想靠自己的好行为建立人的义,而基督告诉我们要靠他的宝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这是很好的教导,但是对于第一次听福音的人来说,或者他会误解,或者这些在他听来像是毫无意义的咒语。所以我们应该以可感知、可体验的,以及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来传讲福音。主耶稣的讲论就是如此,他经常使用人们日常经验中的事物来说明属灵的道理:牧人与羊,葡萄树与枝子,浪子的比喻等等。
举例而言,当我们讲新天新地之中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启21:4)的时候,可以问对方:“上次有人擦你的眼泪是什么时候?”并且引导对方回忆小时候父母给他擦眼泪的经历。这样的好处是通过唤醒对方的日常经验,进而理解神擦去他的眼泪的含义。
7、“超越的”却也是“临在的”
有时基督徒只讲“超越”的福音,却忽略了这福音同时也是“临在”的。我们传福音是传看不见的事,“神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天堂地狱是用肉眼看不见的”等等。但不仅仅是如此,在圣经的真理里面,包含着在当下处境中“可经验的部分”以及与这“可经验的部分”相关联的“不可经验的部分”,而通过布道,原本“不可经验的部分”在布道的过程中是能够藉“可经验的部分”多少感受得到的。有时基督徒在布道中只讲超越的信息,却没有临在的关切,这样的布道就显得非常“不接地气”。
例如,圣经不仅仅在讲人人都因为有罪而要被上帝审判下入地狱,永远灭亡。圣经也在讲罪人远离神而使整个生命处于空虚、毁坏和不幸的状态中。这不单单表现在他失败的时候,更是表现在他仿佛得着了他所有想要的,但他仍然不满足。在这样的有临在关切的宣讲之后,可以考虑回顾伊甸园中人被造的福份与本份,这样就能凸显他目前生命的邪恶和悲惨;也可以考虑由此切入到为什么目前他的生命是这样的状态,也就是他之前从未留意和关心过的超越的终极性的问题:罪与死、神的忿怒、永死、地狱等等。
8、传讲信息时碎片化、或没有核心
有时基督徒向人传讲福音过于碎片化,比如:今天跟对方讲了真有神,三周以后跟他讲人的罪和死等等。这样传递的时候,由于缺乏连贯性以及要点之间的关联,会大大削弱宣讲的说服力,影响传福音的果效。如果和对方建立了一定的关系,最好是能够跟对方约一个相对不受打扰的时间段,一次性完整地传讲。
有时传福音的问题是没有围绕核心来讲,讲了很多基督徒生活是怎样的,信主后的改变,不信的人生活的虚空和不幸,但福音的核心信息却讲得很少。
9、没能引导不信的人进入正确的问题
布道者对于哪些内容是必须要讲清楚的,哪些是不必须讲的,哪些是不信的人虽然很关心,但应当使对方不那么关心,以免对布道造成干扰的,这些都应该常作准备和整理。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照着不信的人的问题来回答对方,因为不信的人往往不会正确地提问。一般而言,有答案的人,才能够正确地提问。所以面对不信的人应当趁着他们问问题时,把正确的问题引导出来,然后把他们引向正确的答案,这样才可能帮助他们信。而一味地就着他们的问题来直接回答,可能会使对方更难信主。
例如,在布道中已经跟他充分讲了为什么说神是存在的,之后对方仍然说你讲了这么多我还是不觉得有神。这个时候,可能不应当继续跟他纠缠这个问题,也未必需要提供更多的说明神真实存在的根据,而是引导他进入正确的问题:“其实并非是神不存在,而是你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能与他进入到真实有效的交往之中,而我们基督徒却不一样。这就好比在我和我妻子认识之前,我并不认为有这样一个女子存在,因为那时我所能有的一切的经验之中,都没有与她发生交往的经验。但当我和她认识之后,虽然对于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还不够了解,但再也不会去想她存不存在这个问题。而其他不认识我妻子的人,仍旧不会觉得有这么一个女子存在,因为他们没有过与她认识的经验。与之相似的,其实并不是神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拦阻你和神进入真实有效的交往的障碍到底是什么?”这样就从神存在与否的辩论,进入到了对于罪的说明。
10、不会倾听
有时基督徒喜欢把自己知道的福音知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对方,却没有在交流和互动中来传递,这样做的结果是不能产生有效对话。对方可能既听不懂我们讲了什么,或者即使听懂了也成了耳边风,觉得我们所讲的与他无关。所以在传福音的时候,传福音者应当避免一味地说,而应当多引导对方说,了解对方的处境、关切与感受,了解对方不信的原因或前设,确认对方有没有听懂。
其实,人们在谈恋爱的时候是很会听的,能通过对方的一句话听到非常多的东西,即使是一个平常很迟钝的人,在恋爱的时候也会变得极其敏锐。而我们面对灵魂却缺乏这样的敏锐,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对失丧灵魂的爱。
11、陷入到辩论之中
基督徒在传福音的时候,容易有的另一个错误就是在内心中觉得真理在握,因此自高自大。而当对方反驳的时候,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内心便生出恨意,于是与对方陷入到辩论之中。但使徒彼得教导说:“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其实人不会因为道理上被说服了就一定会信。即使辩论赢了,但对方内心中可能会觉得屈辱、愤恨,这反而不利于他信主,也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但是,当对方侮辱神,口吐亵渎言语的时候,我们却应当立即责备和警告他。
12、缺少总结和反思
当传福音没有果效的时候,我们需要总结和反思,而不是采取这样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反正我已经传了,剩下的就是神的事和对方信不信的事,总之已经不关我的事了。事实上,对方能够信主肯定是神做成的,但在传的过程中,我们有当尽的责任。其实,神可以不使用人来传福音而自己直接行动,而且神直接行动肯定会更有果效,但他却抬举我们参与到他的拯救行动之中,因此我们应当感恩,也应该竭力尽上我们的本分。
再者,很难设想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别人从不信到信(尤其是通过自己的传讲和服事)的人能够满有活力地成长、大有信心和果效地服事。而在教会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是,同样是基督徒,有的人一年就领了五个人信主,而有的人十年也没有领一个人信主。为什么神使用那个人,却不使用我呢?这其中一定有值得总结和反思的问题。列出如下可反思的问题,供参考:
我所传的福音合乎圣经吗?传清楚了吗?有没有和对方进行有效的对话?为什么?是不是自己有不信的心?或是得罪主的事?是否缺乏舍己付代价的心志和行动?与人的交往方式是否有问题?是否性情中的某些弱点影响了传福音?还是装备上有所不足?有哪些干扰因素(如:嘈杂的环境、对方没心思听)?
当然,可以总结和反思的远远不止这些,在教会中弟兄姐妹们也可以多多地交流如何更有效地传福音。既然人们为了把世上的工作做好,都会殚精竭虑,而我们要投入其中的却是抢救失丧灵魂的工作,为此我们理当更加尽心竭力。
结语
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10:15)
既然我们蒙主耶稣基督的宝血所洒,既然我们所盼望的主耶稣就快再来,既然如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我们就当继续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持守并传扬这救人灵魂的福音。为此,更殷勤地读经、祷告,更热切地委身教会,更积极地和弟兄姐妹一起彼此配搭去传福音,甘心舍己付代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交流与祷告,相信主会借着我们这样的努力,使我们逐渐学会避免陷入各种各样的传福音的误区,也使我们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他伟大的拯救行动之中。愿我们在窄如手掌的年日中被主使用,使更多失丧的人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主耶稣,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参徒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