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8年11月号(总第74期) 当冬天近了,麦子正向下扎根

当冬天近了,麦子正向下扎根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上世纪末,一些来中国服事的宣教士感受到,对比于大公传统,中国大陆家庭教会在两方面迫切需要加强:一是规范的释经讲道,二是基于圣经的教会论。思其原因,是因为在经历了多年的逼迫之后,弟兄姐妹能够持守信心,能够维持小组聚会就已经很难得了,这导致在聚会中有感动就分享,大家习惯了见证式的讲道,而缺少了规范的释经讲道;并且,这样的小组聚会不关注教会论。最近十多年来,中国教会在这两方面已经不断成长;但如今,中国教会再次面临压力与艰难。如果我们仅出于实用主义、个人经验来回应当前形势,那将使中国教会再次回到以前的光景而需要重新建造。近日,我们邀请了几位分别来自长春、北京、温州、厦门的教会的牧者,一同就当前的形势以及我们应当有的回应,基于教会论进行了初步思考和讨论。

 

本刊编辑(以下简称编):去年新宗教条例颁布后,我们知道一些教会正在面对很大的压力,请问四位牧者,您所在的教会是否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厦门某教会牧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教导弟兄姐妹来面对。所以,教会一方面是一直在公祷中为此祷告,用从不同渠道拿到的一些逼迫的图片、资料来告诉他们可能会遭遇什么,心里可以作预备。我们也在讲道上有意识地准备,比如讲但以理书、启示录。其实,我觉得这些对我们是相当好的塑造。首先,年轻人被激发起热心和爱心,因为他们突然发现原来习以为常的聚会现在受到了威胁,会珍惜神的恩典。其次,讲员也透过神的话,更加扎根圣经地看我们应该以怎样一个公义的、在地上能彰显神的教会的样式、成为见证的样式去发声。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些信息不一样,他们会邀请朋友来我们教会听道,甚至很多人带他们三自教会的朋友来听。再次,这至少让弟兄姐妹在心态上不至于那么惧怕,因为知道我们的立场是什么。我们在讨论的时候说,传道人应该预备承受为主坐监的代价,我们会坚持聚会,直到教会被封而不得不分开聚会。如果没有天国的群体、更整全的教会功能,来彼此监督、彼此相爱,而总是以分散、减少聚会人数来应对逼迫,就失去了见证。我觉得现在直面冲击,即便将来不得不分散,也会更坚强,因为至少知道打过什么仗。

 

温州某教会牧者:2016年我们被问询后,就开始考虑怎样建立弟兄姐妹的信仰来面对压力和逼迫。我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主日讲台讲《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使会众的信仰扎根。第二,针对教会的领袖——牧区长、小组长,不断地传递教会受逼迫这方面的信息,使他们了解到形势不容乐观,也带领他们讨论基于信仰应当如何面对。第三,不断地强调个人的灵修,以福音为中心的灵修,帮助大家建立个人的敬虔。第四,我们教会除了强调牧者牧养、讲台牧养,也强调小组内彼此牧养,所以我们加强了小组长的会议、培训,努力提升小组聚会的质量。两个月前,主日讲台讲到《小教理问答》中的蒙恩工具时,我们开始推动家庭敬拜,目的是一旦教会完全没有可能聚会,信仰还可以在家庭当中传承。这样同时从讲台、领袖、个人、小组、家庭敬拜五个方面来应对我们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最近温州教会有三十几位教育工作者遭受逼迫。我收到消息的当天晚上就和我们的领袖们讲了这件事情,谈到三个方面:

 

第一,这本身不符合宪法,违背宪法基本精神,我们认为这涉嫌宗教歧视。

 

第二,我和他们讲马可福音,用基于圣经的视角来回应当前的处境。首先,我提到当马可那个时代的教会遇到逼迫时,马可是以讲明福音来安慰苦难当中的弟兄姐妹,世人之所以恨我们是因为先恨基督。其次,我们教会曾出现一种情况,身为公务员的弟兄姐妹实在容易软弱,他们觉得就算自己能够挺过去,家族的势力也会把他们吞灭了。对此我有个强烈的感受是,如果你只看见自己眼前所付出的代价太大,却没有看见主为你付出的重价,你一定是站不住的,所以我就强调在马可福音中不断看见基督为我们付出的重价,我们才会看到自己所付出的这些代价是算不得什么的。再次,马可福音中讲到彼得三次不认主的软弱,我也告诉弟兄姐妹说,一旦在逼迫当中真的有个别肢体软弱了,我们要凭着爱心怜悯、接纳他,用恩典引领他回转。怜悯的心不是无节制、无底线的,给他恩典的目的是引导他回头,以后能坚固弟兄姐妹。要如同前辈们那样坚定地信靠主、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也怜悯接纳像曾经的彼得那样软弱失败的人。

 

第三,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主的教会从一百二十个人开始发展到今天几十亿人,正如唐崇荣牧师说的“教会是胜利的”。

 

我把这些直接分享给教会的领袖,帮助他们知道我们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北京某教会牧者:我们教会是会众制的,我们认为一个教会其实是被神呼召出来、定期聚在一起的一群人。当这群人聚集在一起,有圣道的传讲,有圣礼的实施和纪律的执行,这是真教会的标记。因此,当这样的真教会面对逼迫时,除非这个逼迫是强制性的冲击,以致没有办法一起聚会,那才可以分成小组。我们认为聚在一起对上帝的敬拜是教会的一个特征;如果教会不是因为逼迫的原因分散,而是自己主动地分散,这样就损失了比较有效的彼此督责、成员一起的决策。我们不认为教会是一个场地,但我们认为教会群体性、定期性的聚集从新约圣经到如今是教会的本质和传承。这是我们核心同工之间的共识。所以,如果逼迫来了,除非是被强制性封场地,否则我们能扛过去就扛过去。如果能分散成小聚会点,那我们就以小聚会点的形式聚会,如果小聚会点也不行我们就开放家庭。

 

新宗教事务条例出来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感受到形势会越来越严峻,就开始加快教会建制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我们做出来教会的章程和信仰告白,预计在年底之前完成教会建制。因为我们觉得当面对逼迫时,教会需要稳定,需要以整体层面去面对,而一个成熟的教会建制会保护弟兄姐妹站在基督的心意之上。因此我们也做出了我们的教会之约,约里非常明确地表达了我们是家庭教会、坚持不加入三自的立场。

 

我们所做的另一个预备是家庭小组,在这两年有意识地建立开放家庭,使教会成员能够委身在开放家庭里。我们教会大概一百五十个成员,十个开放家庭。

 

还有一个是在祷告上的预备,与前两位说的差不多,在接触到一些教会被逼迫的信息时,我们会为她们祷告。在教会公祷、祷告会的时候,每次都会分享被逼迫教会的情况。

 

 

此外,自从新条例出来后,我渐渐把牧养的重心更多放在牧养性的小组和培养领袖的门训。我现在带两个弟兄一对一的门训。因为面对可预见的未来,如果分散成小组的话,就需要更多的领袖起来,不仅是小组长,需要更多传讲神话语的领袖起来。

 

长春某教会牧者:我们教会也是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分散,在此基础上,我们所做的预备是这四句话:不走三自绝路;加快福音脚步;完善小组事工;促进全员服务。

 

第一,我们给会众看了三自教会现在的一些视频,他们看了之后就觉得太可怕了,坚定了走家庭教会道路的决心。

 

第二,加快福音脚步。多年来,教会从没有像2018年这样对福音事工这么感兴趣。我们一直没有专门的福音聚会,从今年开始有福音聚会,起初是每个周五晚上,因为来的人不多,后来改成每月一次布道会。大家就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来,集中力量“拉弓”最后“射箭”。大家都很有热情,服事的人也喜乐。在最近的一次福音布道会上我岳父信主了。

 

第三,完善小组事工。我们发现在这种危机当中,小组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不是退回小组,而是深度牧养,在小组里面完成牧养的大部分工作。我们之前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差,好在我们教会的另一位牧师从国外读神学回来了,他擅长培训小组长。因为应对危机时容易在慌乱中忽略牧养,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更专注于牧养,把小组做得有声有色,不让大家觉得慌乱,而是有安全感,弟兄姐妹是彼此相连的。

 

第四,促进全员服务。我们的同工常常说牧师有可能会为主坐监,因此大家都有一种“孩子随时准备要当家”的感觉,都得懂点事,多做一点,包括我们做饭食的、值日的,都安排得比以前更具体。每月有好几十人在厨房服事,买菜的、做饭的、刷碗的,都落实到人,比以前好多了。借着今年是一个转机。“服务”更多的是指后备传道人。我们教会有一位弟兄在医院工作,非常忙碌,但他说:“我们必须得做好上讲台讲道的准备,如果我们的牧师被抓进去了,我们不讲道怎么办呢?”他主动地问我能不能安排他讲道,几个月安排他一次也行。我真觉得这样的弟兄挺宝贵的,危机时刻显出这样的呼召。

 

温州某教会牧者:刚才大家所讲的提醒我再补充一点。关于为逼迫做准备,我们还做了一个外展的策略,纵使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我们还是不停止传福音的事工。我们教会比较多采用的传福音的方式是布道小组。十二周的时间大家都去邀请朋友,带到开放家庭里。我觉得这种形式最大的益处是,弟兄姐妹的门徒观和他们的生活连在一起了。我们好几个开放家庭提到,以前家庭装修只考虑到自己,沙发怎么舒服,电视机、空调怎么舒服,现在重新装修,是考虑慕道朋友怎么舒服。他们活着不再只是为自己。

 

编:总结大家刚才的回应,其中已经有许多和教会论相关的内容。我们提到教会论的时候会涉及到教会的四个属性:独一的、圣洁的、大公的、使徒性的;也会说教会是由福音之道建立的,福音之道体现为真道的宣讲、圣礼的正确施行以及忠实地执行教会纪律。而且教会在这地上的功能是向上敬拜,向内相爱建造,向外做出见证。那当我们自觉地回到教会论教义性的表述中,这些会如何指导和帮助我们应对当下的形势制定回应的策略?

长春某教会牧者:为了持守教会的三个标志,我们就不能无限制地分散下去,否则教会的治理、纪律的执行就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弟兄姐妹的委身程度实际上变得很难去了解。在执行圣礼上,如果过于分散,会造成圣礼的执行频率越来越低,越来越被忽略,这就是以前很小的家庭教会数年不能有圣礼的背景原因。

 

在教会的四个属性方面,我想到的首先是合一。大家应对的策略不一样,容易造成不合一。我们教会觉得退到三自是我们不能接受的,除此之外我们对采取不同策略的教会都要尊重。要承认每个教会的信心的程度不一样,神所赐的各类人才不一样,身量不一样。教会是不是有很长被逼迫的历史,教会领袖是不是斗士的风格,都会影响教会的回应策略。

 

北京某教会牧者:刚才分享我们为什么不主动分散成小组的时候,我谈到过教会论。教会是一个定期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之中需要宣讲神的道,执行合乎圣经的圣礼,进行教会惩戒,来彰显耶稣基督在地上的权柄。但聚会的形式,仍是一个处境化的、策略的问题。我会以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光谱的观念去看待教会。教会在身量、信心、领袖的恩赐、教会观、神学上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当下的形势。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容易非此即彼,造成一种敌我性的矛盾。而这恰恰是仇敌所希望达成的。我们合一的底线是真教会。其实是否加入三自是与“真教会”有关的,我们的头是基督,这是真教会核心的标志。然而,上帝赋予教会的使命和功能,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要进行的,无论是小组的形态,还是聚会点的形态,还是大型的堂会,无论有没有受到逼迫,教会都需要去传福音,宣讲神的道,建造门徒,彼此相爱。

 

为什么坚持?为什么分散?虽然行动一样,但背后的思路不一样,教会论不一样。你的坚持背后是以福音、基督、十字架为中心的,还是站在公民社会的角度去坚持?如果不是以福音为中心来坚持,可能会造成弟兄姐妹的坚持、热心和信心都不是在敬拜上,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教会,以法律的角度坚持这是我们公民的权利,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敬拜对象。

 

反之,如果不是在以基督为中心的根基上分散的话,一分散就会怨声载道。所以关键是敬拜是在向着谁?若是以引导向上帝的敬拜为目的,无论是聚还是分,所带来的是弟兄姐妹的热心,对主真热心的人一定会热心。

 

温州某教会牧者:我在教会论方面最主要的观念就是,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是教会的头,圣灵藉福音生了教会,教会与救恩紧密相连。从三一神论进路作为教会本质和使命的思考,如:

 

  1. 教会是一个共同体,正像三一神是一个共同体一样,在教会应该彼此相爱、连接,好像三一神一样。

 

  1. 教会是合一的,正如三一神是合而为一的。要跨越文化、经济、教育的背景、社会不同的地位,要在众多的不同中追求合一。

 

  1. 教会是平等的(教会与教会之间是平等、信徒与信徒之间是平等),正像三一神是同尊同荣,没有一个位格比另一个位格更优越,教会应该跨越种族的藩篱,除去民族的优越感,彼此尊重,人人平等。这不是说教会不应该有领袖,教会也应该有工作的职责划分,但领袖的权柄是被授予的。

 

  1. 教会的使命应该是信徒总动员——人人有份、人人参与、人人事奉,正如圣父、圣子与圣灵一同参与创造、救赎的工作。

 

  1. 教会是被赋予了大使命的教会。三一神是差传的神,圣父差派圣子,圣父圣子一同差派圣灵,圣灵住在我们的心中,圣子也差派圣徒进入世界,所以教会进行宣教的事工是行在神的心意中。

 

近两年我们教会思考比较多的是:究竟什么叫做家庭教会?为什么我们是家庭教会?第一,可见的地上的教会其实就是把天上的教会彰显出来,教会是不可毁灭的,教会一定会胜利。第二,家庭教会不是历史的孤儿,而是与大公教会一脉相承的。一位帮助我们的牧师在给我们讲教会建制的时候,提到为什么我们是基督教,不是犹太教?为什么是正统,不是异端?为什么我们是新教,不是天主教?为什么我们是家庭教会?他讲到清教徒为了信仰自由而从英国来到美洲新大陆,这样就把家庭教会的概念从过去老一辈所说的在家庭里面聚会、背十字架受苦,连接到宗教改革、清教徒的历史里。我去年花了一年的时间在教会做这方面的教育。这样的教会论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策略,就是即便逼迫再大,教会也要发展。我们将教会牧区的概念强化起来,要做全人教育、全人牧养。三十个人划为一个牧区,配备三到五人专门牧养这批人,与他们一路走过来。因此我就担忧传道人缺少。我对弟兄姐妹说,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被呼召为传道人,或许我们教会就以牧区为单元来发展,将来产生更多牧区,我们这边就开始做几个最基本的中心来服务牧区,比如布道中心、门训中心、灵修中心。我们也把这一策略与带领一个人信主、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领袖去带牧区、带植堂融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会就变成一个使命型的教会。

 

厦门某教会牧者:我觉得应当从三一论来看教会的本质,实际上教会是三一神在地上的彰显,是三一神要同在、救赎的,并在永恒中与三一神交往。圣经表达这一点用很多的比喻,比如:“永生神的家”,我们是和主在一起敬拜;“身体和头”,是不可分离和分割的,教会在地上时就是上帝荣耀的彰显;“妻子和丈夫”,是一体的关系,主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并且要她活出上帝的样式。参考弗雷姆的教会论,教会的三个标志最好转换成:1)在真理中的敬拜,是一个规范;2)爱的团契,是一个门训;3)大使命,去传福音,在这个世上活出见证。[1]我认为这三个标志能体现圣经讲的三一神的“样式”。那如果以这样一个教会论来看,今天在逼迫压力之下,我们教会该如何在世上彰显三一神的样式呢?基督讲过两方面:第一,“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约18:36a),所以,教会的争战是属灵的争战,我们的敌人不是世上的政治势力,而是魔鬼的势力,它用世俗化的方式、逼迫的方式攻击教会。我认为教会历史上所有对基督教的逼迫,都不只是攻击基督教,往往是要解决政治内斗、经济上的问题等各种矛盾,然后顺带处理基督徒。第二,基督说祂的国不属这世界,但在审讯的时候,当祂被问你是王吗,祂说祂是王。祂根本不避讳祂是终极的王这一个身份,在真理和这个世界相冲突的时候,祂会挺清晰地表达,从进耶路撒冷城开始,祂都故意骑一头驴,而“我是王”最后也成为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罪名。确实从永恒真理来讲祂就是王,所以我们也不能顺服别的,我们不能加入三自。

 

如果我们的教会是三一神在地上的见证,当怎样见证?也许就是,我们会直言这些逼迫我们的当权者错了,但我们还要爱他们,我们也承认神在他们身上有作为。而从刚才所谈的教会的三个标志来看:第一是坚持真理,要知道最终天上的国度对地上的国度是摧枯拉朽般地胜过。第二,教会这时不单要在教会内部体现彼此相爱,也要爱与我们策略不同的弟兄姐妹,更要爱那些逼迫我们的人。十架下第一个承认基督是神的儿子的人,竟然是执行死刑的罗马百夫长。第三,从大使命的角度,我们不该仅是为了弟兄姐妹能生存下去、聚会能保下去这个角度来制定我们回应的策略,应当是从整个神的国度的已然未然的进程中看我们到底要留给下一代人什么样的见证,以这样的角度来制定策略。我自己认为中国教会整体上都是比较软弱,借着两国论去躲避,是失衡的。我的长辈告诉我说,当年厦门长老会几乎全体都已经加入三自(相当于要与宣教士划清界限,那是一种背道),只有几位不加入,后来被捕入狱。当时他们觉得最艰难的,不是政府的攻击,而是弟兄姐妹的攻击,说:“你们以为你们年轻,你们以为你们厉害,所有牧师都错就你们对啊,你们更属灵啊。”确实那时候真理就不在这些人身上了。有一位长辈曾经说过,为基督连教会都是要舍的,因为太多人为了保教会,结果却失去了下一代的教会,最后他所保的教会也完了。当时即使是在敬虔主义的背景下,他们个人信仰的委身是去跟随基督,没有放弃,结果没想到神就用他们作为下一代教会兴起的良心和种子。如果我们在这个时代要活出上帝的样式并做出见证的话,所有教会都隐藏起来,我觉得怪。但如果所有人都起来抗争,我反要说可能需要有些教会不要这么热衷地在这个议题上与他们抗争,而是做好准备分散。我认为神总有一种平衡。旧约以利亚会去指出君王的错误,但是又有七千个躲起来“保存教会实力”的;新约门徒被逼迫之后没有去抗争,分散了,造成福音的广传,但保罗虽然明知有患难和捆绑等着他,仍然前往耶路撒冷。

 

不是每个教会在争战中都能表现得完全。一开始不是过于胆怯,就是过于血气。总是要在多几次冲突中,变得刚强勇敢,并有温柔的态度、饶恕的心。教会间对不同做法,多一些包容、代祷,才不会给魔鬼留地步,形成内忧外患。我觉得对于采取分散的教会,更要有清晰的牧养目标,效法以前受逼迫的家庭教会,设立以下四个目标:1)坚持不停止查经聚会,想尽各种办法在周间全教会聚集,如感恩聚会、安息礼拜、结婚聚会;2)多开祷告聚会,建立更加亲密的与主的关系;3)推动全员传福音,利用分散在家的小组,建立爱的氛围,全力传福音;4)联合培训都不停止,继续进行培训功能,培养工人。这样就能如以前家庭教会拓展的经验,在逼迫中不断成长。

 

编:其实现在的形势对教会也可能是一个机遇,若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各位觉得我们需要为此做什么样的预备?

厦门某教会牧者:对教会而言,现在当然是一个植堂的机遇,我们教会应该去植更多的堂,但应该放在合适的时机之下。所以,我们要合一地做出植堂的决定,而且要顾及弟兄姐妹的良心,如果弟兄姐妹觉得是因为害怕逼迫才这样分开的,他没有办法感受到是主动植堂。所以,我觉得应该考虑弟兄姐妹的观感及所有的因素,确认在目前适不适合去植堂。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现在教会坚持真理、走十字架的道路,是可以给二十年后的教会做很好的见证。牧者更应该以这样的心志来面对当下的形势。

 

并且,我们教会的年轻人在这段时间火热起来,无论是通过道的牧养或者是圣灵的催逼,我看见神在作工。我是很感恩,预备栽培这些人在被逼分散的时候,在真道上的装备能顶得住,在夫妻的关系上能真正修造好,对众同工、弟兄姐妹的领导方式能处理得好,抗击打的能力、走十字架道路的心志能加强,在这几方面,都应该装备他们。

 

温州某教会牧者:我也是更偏向于怎么将这些热心的弟兄姐妹一步步训练成植堂的人,因为我们希望将来分出的牧区能够自然成长为一个教会。我们将有思想力的东西、实操性的方案都提供给他,让他去带牧区。走过几轮之后,他就知道教会当怎样建造。

 

北京某教会牧者:我觉得冬天来的时候,麦子向下扎根,扎根于什么是很重要的。我们大面积的福音事工可能没有多大果效,从客观情况来看,可能现在是教会向下扎根的时节。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的机遇第一体现在教会的灵性建造上。之前我发现面对世俗化、后现代的冲击,北京的教会挺软弱,弟兄姐妹挺软弱,娱乐性的文化夺去了他们很多时间,而逼迫来临的时候,有助于我们在灵性上被建立起来。那我们要预备的,就是如何在灵性上建立弟兄姐妹——建立他们与基督面对面的相遇,使他们能真正的在福音里品尝甘甜。

 

第二是在教会建制方面。这一段时间我们在建制,包括我们的教会之约,使弟兄姐妹知道什么是教会,知道自己是宗教改革的后裔,是家庭教会的传承,是走十字架道路的城市教会。他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也要知道为何要彼此相爱。这也是需要现在来预备的。

 

第三个层面的扎根是领袖的兴起,我发现这一段时间确实像其他牧者也谈到的,有很多热心的弟兄显出来。我们教会有对夫妻想奉献传道,但一直犹豫。弟兄老家是新疆的,当他看到新疆的教会遭受逼迫的光景,他就说得有人出来继续在那里传福音建立教会。他们就决定参加宣教训练,去读宣教学院。前段时间,北京某个教会被逼迫,这个教会的一位执事,刚好是我们教会一位预备执事的同事。因此,我们的这位预备执事就感同身受地经历了那个教会所面临的一切逼迫,这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就想:“我要不要成为正式的执事?因为面临逼迫的时候正式的执事是要首先出来面对的。”他后来决定:“我非常愿意。”他就和我分享他很愿意成为正式的执事,但觉得自己不配,他把决定权放在长老们的手中。我为此非常感恩。我发现逼迫所带来的是挑旺真基督徒爱主的心、牺牲的心。这样的时候,教会就需要造就他们,真正地把他们兴起来。

 

以上是我想到的教会为下个阶段应做的预备。那之后我想肯定是植堂,我们教会一直把植堂放在核心的位置。

 

长春某教会牧者:我讲三个。第一是增进弟兄姐妹对约的理解。长老会对教会的观念是从罪恶的世界上呼召出来的圣约群体。而且弟兄姐妹一是通过洗礼、二是通过婚礼了解约的精神。就像婚姻当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喜乐还是忧愁,都要联合到底,而现在就是逆境、忧愁、疾病的时候,你怎么看待你与基督之间的关系?当我们知道耶稣基督守约施慈爱无条件爱我们到底,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跟从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弟兄姐妹真的像刚才所说的一样,热心被挑旺,一些以前似乎沉睡的人醒过来了。

 

第二是我们开始想我们这些全职传道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很久了,这个城市有十多位全职弟兄在一个团队里,其实有点资源浪费。周边一些小的城市根本没有一个保守的教会,更别谈是改革宗教会。逼迫促使我们应该加快计划,往周围一小时的经济圈去植堂。

 

第三是被迫扩大了社会的接触面。家庭教会现在露出水面的渠道比以前增多了:街道、宗教局、国安局、公安局……若保罗不进监狱,就不能带领狱卒信主,也不能让御营全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为福音的缘故坐监。我相信无论是打扰你的公安,还是审核你的公众号的网警,里头一定有神的选民。包括宗教局的人,他其实是接收上面的命令,他本身的良心在这过程中是被那些受欺压的牧师和普通的弟兄姐妹触动的,他们就佩服那些能站得住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更是要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与他们接触。

 

编:我们现在的经历是相对宽松的,但多多少少会让我们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教会所遭遇的逼迫,想起文革的时候教会面对的压力,我们上一代的前辈,是以个人的生命做出了跟从主走十字架道路的见证,而我们现在要作为教会整体来见证主。那么对照历史,各位牧者认为神向着今天教会的心意是什么?

长春某教会牧者:现在教会与当年所遭遇的相比,表面上压力小得多,抵挡罪恶根本没有到流血的地步,但是渗透的强度其实不比当时低。现在我稍微能体会一点前辈们当年的心情。所以感受到神的心意可能是让我们能更真实地知道什么是恩典。在没有逼迫时看前辈们的传记,总把自己代入到英雄的角色,好像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跌倒,但自己对自己信心的程度其实认识得并不正确。神的心意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都是需要恩典的人。

 

北京某教会牧者:他们那个时代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我个人是在巡司顶教会信主,见过心斐姨,虽然那个时候灵命上非常幼小,但是他们流淌出来的馨香之气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印记。我也给我带的门训生放远志明拍的《十字架》,在那个视频里面,他们听到心斐姨、林献羔、袁相忱、谢模善等前辈的声音,里面那种柔和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对他们冲击非常大。当今天逼迫将至,这些对他们来说就是榜样和激励,也使他们更能看清楚这场争战的本质。这对教会特别是宝贵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年轻的教会来说。五十年代的那场运动中,很多教会对于争战的本质是比较模糊的,以前非常忠心爱主的领袖被迷惑。而今天,已经有一批人通过付上他们的生命、付上极大的代价向我们显明了什么是跟随主的道路,那如果你今天还去选择另一条道路的话,你就更是背道了。

 

温州某教会牧者:在真理中的敬拜和彼此相爱能抵御逼迫,然后向外见证说我们和世界不一样。在这种逼迫下面,反倒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共同体。我们和世人的界线本来不清楚了,现在被逼得有点清楚了。好像没有经过十字架的路,人就很难复兴。温州教会的老一辈,在过去那种恶劣的情况中,他们聚会反而更加热心,三点钟起来到一个秘密的地方聚会,那时弟兄姐妹也更相爱。在那样的环境下,教会没有失去圣礼,找个秘密的地方举行洗礼、擘饼。老一代家庭教会的前辈都说逼迫反而使教会更加得益处,我们年轻一代对此也是认同的。就如宋尚节说的,你如果是一个皮球,越往下摔,反弹越大,泥巴就没了,这真是有道理。我们温州教会老一辈所留给我们最深的一个烙印,就是“牺牲”两个字。我悔改信主时听得最多的赞美诗就是《十字架的道路要牺牲》,这首歌奠定了我信仰的基础。我曾有机会去拜访谢模善老仆人,他看到年轻人就很喜乐,说:“弟兄啊,我们一定要坚持走十字架的道路。”所以我觉得神向着我们的心意,第一是把这个生命换来的走十架道路的信仰传承下去。

 

第二,我觉得神要我们把智慧和勇气结合在一起。智慧就是敬畏耶和华,勇气是像使徒那样放胆讲论神的道,这个时候越发要放胆传扬神的道。温州教会的老一辈在文革期间自发组织在一个小阁楼里祷告,他们真是被圣灵充满,祷告之后跑到大街小巷去传福音。这些前辈留下来的一句话就是“广传福音、恒切祷告”。他们把这句话当作温州教会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这样的形势会促使教会思考什么是纯粹的福音,什么是纯粹的信仰。神也会藉着环境炼净教会,真门徒在这个时候会彰显出来。

 

厦门某教会牧者:第一,神一定会筛选出属祂的子民,属祂的教会,这是上帝的历史。就如中国教会历史上的自由派和基要派神学之争,几十年逼迫之后,连现在三自教会的信徒也不接受自由派神学了。这个世代同样有很多的假教师,例如成功神学,上帝也会为下一代祂的教会筛选出合祂心意的教会和传道人。

 

第二,长辈真的走过十字架道路,李天恩叔叔曾经来我们教会讲课,他说:“你们啊,要复兴啊,神会用你们的……可如果不下监狱又很难复兴……”当时我们就觉得他在说“预言”,我就想哪一天会到啊?也许现在是真的到了。他们当年经历圣灵的喜乐使他们的生命踏实下来,而我们这一代传道人却很难这样踏实,神也许是要在这个方面赐福与我们。

 

听长辈讲,当年厦门第一批被捕下监的是传道人,第二批是后来兴起的弟兄,第三批是姐妹。姐妹没办法带领教会,她们就是天天祷告。虽然祷告就是反革命,但是她们已经被逼到一个地步,自己的丈夫、自己教会的传道人都进了监狱,已经没有力量一个人祷告了,于是就偷偷联络人一起祷告,这样才觉得能继续前行,对上帝的倚靠非常真实。这些年轻的、不起眼的姐妹被逼迫下监,但她们就成为厦门教会复兴的一批,厦门教会进监狱的女性比进监狱的男性多。神真是筛选一批人出来,逐渐坚固他们。而那些曾经软弱的弟兄姐妹,我父亲从监狱出来后就去一家一家地坚固他们,邀请他们出来服事。这批曾经软弱、重被坚固的人出来服事后,也成为教会很好的帮助。所以我觉得上帝的美意有许多许多。

 

编:“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通过四位牧者的分享,当前形势的确激发了信徒、同工更热心且愿付代价地成长,也促进了各位所服事的教会在教会建制、敬拜、门训、大使命等诸多方面加速行动。我们为此感恩,尤其感恩的是,各位向着有不同应对策略的教会所展现出来的理解,在基要真理一致中而有的合一、相爱、祝福之心。诚然,不同的应对策略实际反应出中国大陆家庭教会在教会论、公共神学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探索。“当冬天近了,麦子正向下扎根。”我与各位一样,相信上帝对祂的教会有美意。无论是信徒个人生命成长还是教会共同体建造,无论是在教会牧养实践方面还是在教会的认信与神学反思方面,愿三一神施恩怜悯祂在中国大陆的教会。最后,感谢四位牧者接受我们的访谈!

 

[1] 约翰·弗雷姆,〈教会的本质〉,于《救恩出于主耶和华——系统神学导论》,刘立国译,IIIM 神学教育资源中心,2018年11月9日存取,http://c.thirdmill.org/books/SBTLchapter1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