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8年05月号(总第71期)

2018年05月号(总第71期)

卷首语

教会在地却又属天的奥秘性,使教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难被理解的社会性组织。“到底什么是教会”这一教会论的根本问题,是年轻的中国教会成长和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问题牵涉到创造论、人论、救恩论、圣灵论、末世论,甚至神论。我们不仅要在教会历史中,继承基于圣经并在教会实践中被验证过的神学教义,也要在中国的时代与文化处境中,面对新的问题,在圣经中寻找答案,成为普世教会的祝福。本期杂志试图对“教会论”进行一些基本的探讨,期待与我们所爱的教会一同成长。

阅读更多 »

连于基督荣耀的身体

[ 大牛 ] 当我们本期聚焦“教会论”这一主题时,亦深深担心本期的文章会被理解为与牧养实践无关的“理论”。本文的三则短文,来自某教会“会友大会”的牧会现场,是基于对福音本质、教会论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而有的解经讲道。这些讲章,既使人读后在真理中得造就,又可以作为一个基于福音的教会论落实为牧养实践的范例,给更多的牧者同工带来启发和益处。

阅读更多 »

教会作为历史之目的

[ 以勒 ] 本文通过对创世记1-2章以及启示录21-22章的查考,试图从上帝心意中和创造计划之时间性的延续中,探讨基于创造计划的末世论空间;并以末世论空间支撑下的整体创造论,去透视人论与救恩论,试图寻找创造论与救恩论、人论与教会论在末世论中的同一性。由此提出,教会不仅仅是救赎历史的目的,教会就是最终的人/人类/人性,是上帝起初创造之心意的最终成全。教会就是按照上帝形像样式而造的那个人(人/人类/人性),代表上帝掌权、作王,直到永远。教会就是历史的目的。

阅读更多 »

教会与天国的关系——瑞德鲍斯与魏司坚观点之对比呈现

[ 丹尼尔•拉古萨(Daniel Ragusa)] 用魏司坚的话来说,天国与教会的关系,是一个“微妙而又特别实际的问题”。事实上,教会界对这一关系的解释众说纷纭,由此已产生出不同的教会论。这个问题至少对于理解教会的身份和使命有意义,因此为解决它而下大功夫是非常值得的。瑞德鲍斯和魏司坚两位杰出的神学家对此已有深入研究。

阅读更多 »

地方教会的重要性

[ 丹尼尔•勒伊(Daniel E. Wray)] 地方教会重要吗?没有地方教会,基督徒们就不能很好地相处了吗?我是否加入一个教会真的要紧吗?我去教会敬拜,加不加入教会有什么要紧?圣经回答了上面的这些问题并解决其困境。当我们查看圣经的教导就会发现,对成为地方教会成员的重要性和地位,我们的天父并没有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上帝愿意我们都对他的教会充满深厚的荣耀感,如他看教会一样!如果我们与上帝的观点一致,我们关于地方教会的许多问题立刻就会解决!

阅读更多 »

历史上的教会论

[ 麦克•霍顿(Michael Horton)] 信义宗和改革宗的教会论有很多共同的主题和重点,但卡维里恰当地称后者为“作为圣约的教会”。罗马天主教会在历史性的机构里(这机构由顺服教宗的主教们带领)找到教会的合一性、大公性和使徒性。东正教会在圣餐礼中找到它,其预设是主教们的使徒传承(不必另外还要委身于一位主要宗座)。自由教会(Free Church)将它等同于个体信徒的内心。然而,宗教改革的教会将这合一性、大公性和使徒性置于传讲福音和施行圣礼中。这样,他们拒绝将教会的本质置于一个表面上无谬误和毫无缺陷的机构的单纯的客观性里,或是置于个体性回应的主观性之中。

阅读更多 »

宗教改革的教会概念

[ 保罗•阿维斯(Paul Avis)] 宗教改革的神学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我如何寻得一位满有恩典的神。”二是“我在哪里可以找到真正的教会”。这两个问题密不可分,为了阐明立场,也为了应对罗马天主教的挑战,改教家们发展出了真教会的标志(notae ecclesiae)的教义。什么是真正并实质性地显明真教会的外在标志?若在改教家们的教导中能找到一个共同的回答,不是几个分散的甚至互相矛盾的观点,那么这个答案就能告诉我们何为宗教改革的教会的概念。

阅读更多 »

教会的属性和标志

[ 伯克富(Louis Berkhof)] 当异端纷纷兴起,找到能够确切辨认出真教会的标志就显得很必要了。这种需求意识在宗教改革时期变得特别强烈。而论到教会属性,对于抗罗宗来说,这些属性首先归于一个作为无形机体的教会,其次才归于一个作为外部组织的教会。而天主教则把它们归于圣统化的组织

阅读更多 »

我们在“做”教会吗?

[ 卡尔•楚曼(Carl Trueman)] 教会是神的创造,我们必须意识到不是我们在做教会,本质上是神在做。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像创造宇宙万物一样创造了教会。神使我们转向他,我们会做一些事,如敬拜、读经,但是教会真正的掌管者是神自己。

阅读更多 »

上帝的道聚集教会

[ 约拿单•李曼(Jonathan Leeman)] 上帝的道释放我们每个个体的人,将我们与世界分别开来。但道的作为并不止于此。道并非把我们变成一个个互不关联的个体,而是将我们彼此连接起来。我说上帝的道聚集教会,并不是在某种抽象的神学层面上说道聚集“大公教会”。这道聚集起了一群群实实在在的的人

阅读更多 »

以福音为动力的长老教会牧养传统

[ 彭强 ] 长老会在中国教会正在成为一种“品牌”,有些人们很看重跟这个品牌连在一起的很显著的特征,比如:对教义的强调、对法规的强调等。但是这些在它最初成为这个品牌的过程中,是从福音里长出来的。怎么做是跟怎么相信连在一起的,而怎么相信是跟福音连在一起的。

阅读更多 »

座谈会:关于教会论的思考和牧养实践

[ 本刊编辑部 ] 中国家庭教会正处在神学、牧养、治理的转型和成型时期,对教会论认识不足的问题越发显露出来。本刊编辑部有幸邀请到中国某城市的几位年轻牧者进行了一次座谈。大家在一起就着各自在神学学习和牧会实践中对教会论的认识和反思做了深入的分享。

阅读更多 »

就今日基督徒聚会处及其教会论访谈西拉弟兄

[ 本刊编辑部 ] 基督徒聚会处颇为独特的教会论曾引起较大的争议,并在中国教会思考认识教会论的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今,聚会处的教会有哪些发展,对自身的教会论又有哪些思考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一位南方某间聚会处背景的教会的负责弟兄西拉。

阅读更多 »

我们是合一的吗? ——对比更正教与天主教的马利亚观

[ 史普罗(R. C. Sproul)] 罗马天主教对马利亚所持的观点,一直是极具争议的话题。关于马利亚的大部分定义是在1854年以及1950年制定的。这些教导远远超出了圣经所授权的。他们对更正教的救赎信仰的根基——唯独依靠基督称义——进行了攻击。更正教必须继续坚定地站在唯独基督的立场上。

阅读更多 »

一八七八年赴华宣教士们的差遣礼

[ 亦文 ] 朋友们,今晚我们在这里聚集,是为着一个很实际的目标: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宣教士,我们需要许多真心实意的年轻人,全然信靠为他们付上宝血代价的耶稣基督,他们别无所求,只为效法基督,若有必要,愿意放下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祈求,这样的年轻人被兴起。

阅读更多 »

封三:教会唯一的根基

《教会唯一的根基(The Church's One Foundation)》,作者为撒母耳·斯通(Samuel J. Stone)。本诗很早便翻译过来传唱于中国教会,这一版本引自古德恩:《系统神学》,张麟至译,台北:更新传道会,2011年。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