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42)

期刊

在神至高荣耀中的至高喜乐——读约翰·派博著《至高喜乐的传承》

文/老漫   本书的作者约翰·派博(John Piper)是当代非常蒙神重用的一位仆人,也是北美教会非常敬重的一位牧者。然而,中国的教会和信徒对派博的名字和作品可能相当陌生。派博的讲道、服事和写作对以下三个方面有着不懈的关注:以神为乐、高举神的荣耀和宣教大使命,并且他以极大的热忱致力于宣讲这些真理。   派博推广了一个词叫做“基督徒享乐主义(Christian Hedonism)”,当然这不是指世俗之乐,而是强调基督徒要经历以神为乐的真实,要在神里面获得至高的喜乐和满足。派博的一句名言是:“当我们从神那里得到最大的满足时,神便从我们当中得到最大的荣耀。”   派博不断强调神一切的作为是为着彰显终极的荣耀。“最能为神的荣耀发热心的是神的心,神最终的目的是要高举和彰 …

阅读更多 »

司布真论做牧师的妻子[注1]

文/杰弗·托马斯(Geoff Thomas)   在一个婚礼上,司布真先生描述了作为一位牧师妻子的困难和特权:“如果我是一位年轻妇人,正在思想结婚的事情,我是不会愿意嫁给一位牧师的,因为牧师妻子所处的地位很难。教会不会给一位结婚的牧师双倍的薪水,一份给丈夫,另外一份给妻子;而是在许多情形里,他们期望要得到那位妻子的服事,不管他们是不是给这些服事支付工钱。人们期待牧师的妻子要知道教会里一切的事情,而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人们又要求她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不管她是什么事情都知道,还是对事情一无所知,总有一些人会同样责怪她。她的责任是永远留在家里面服事她的丈夫和她的家人,又总是在家以外探访其他人,为全教会做各样的事!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她不能听从每一个人的调遣,她不能期待讨每一个人欢喜。她的丈夫 …

阅读更多 »

充满活力的教会植堂

文/提摩太•凯乐       译/钟昊       校/杖恩   编者按:   由于神施恩的手,在过去这30年来,中国家庭教会经历显著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表现在基督徒人数的增加,也表现在更多新的教会、新的聚会的建立。在此过程中,许多植堂型教会的事奉可圈可点。   反思这些事奉,虽然以往在农村教会的成长中,不乏主动的布道与植堂事工,但是,可以说过往城市植堂型教会的发展、动力,很多是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政策压力”,另一个是“空间限制”。在面临这些压力和限制时,教会不仅没有萎缩,反倒有更多新的聚会、教会建立起来。当然,这正让我们看到,神使用环境和外在的艰难祝福中国教会,成就他的旨意(徒1:8)。就如使徒行传8章所记,当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许多门徒分散,往各处去传道,就有许 …

阅读更多 »

世界的神和通过基督进入世界的神——从影片《密阳》再思我们所传的福音

文/陆昆   《密阳》是一部07年的韩国电影,因为其中的反基督教色彩,迄今仍在基督徒圈子中引起关注和讨论。我问过一位韩国的牧师,他如何看待这部影片,他说,韩国的教会很欢迎这部影片,因为教会期待社会的批评。然而,我觉得《密阳》对教会的价值远大于“社会的批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文本。   一、从天空到大地——一个关于人类的孤独、绝望和医治的故事   这个片子是以一个相当质朴和精确的片段进入的,很像一个生活场景直接截下来的感觉。从车前窗中向上展现一片空洞乏味、显得很没有意味的天空,在令人厌烦的汽车尾灯闪烁的嘀嗒声中停在那儿,阳光强烈,回应着密阳这个片名。然后出现一个妈妈把孩子抱起来,因为车出故障了,所以他们在路上停下来。   导演在这个故事里直 …

阅读更多 »

文/J.C.莱尔       译/老漫       校/杖恩   “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3:4)   任何人如果想要对基督徒的圣洁这个题目有正确的认识,他必须从考察罪这个巨大而严肃的题目开始。一个人若想建得高,他必须挖得深。若在这里犯错误,将造成最大的损害。对成圣有错误的认识,往往来源于对人性的败坏认识不足。在这本有关圣洁的书之开头,我将直截了当地分享罪的题目,对此我毫不客气。   明摆的事实是,对罪有正确的认识,乃是一个救人的基督教的根基。没有对罪的认识,称义、悔改和成圣都不过是没有具体涵义的“概念与名称”。所以,上帝在基督里造一个新人的时候,他首先做的事情是,光照这个人的内心,使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罪的罪人。创世之时,创造物质世界是以“要有光”开始的,同 …

阅读更多 »

什么是得救

文/越寒   我问过许多弟兄姐妹,你为什么要信耶稣?很多人回答说,为了得永生。但如果“得永生”是“信耶稣”的目的,那么耶稣基督就变成垫脚石了。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个问题和罪有极其密切的相关性。   一、认识罪   什么是罪?我们常以为罪就是干过不符合道德的事情,更甚者是违背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在圣经来讲,罪是一个非常本质性的问题,我们来看一段经文:   “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约16:8-9)   “为罪,是因为他们不信我”,所以罪的定义就是不信神,不信基督。   那我们都信他,我们还有罪吗?罪是 …

阅读更多 »

保罗最后叮嘱的两件事

文/老漫   “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4:1-5)   提摩太后书是圣经中保罗的最后一封书信,可以说,是保罗临终的叮嘱,是对他亲爱的同工提摩太说的,也是对今天的我们,对所有的基督徒说的。此时,保罗知道他离世归主的时候到了,“我离世的时候到了”(4:6)。而我们知道,人在临去世前所说的,都是他觉得最重要的,都是他心里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事情。这里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 …

阅读更多 »

路德神学所宣扬的十字架

文/阿盟 一、引论:杀人者该隐   这一次研讨的主题是“十字架与受苦”。我分享的内容是“路德的十字架神学”,较稳妥的说法是“路德所宣扬的十字架神学”,因为这不是路德个人的发明,而是源自圣经的教导;更好的说法可能是“路德神学所宣扬的十字架”,因为一切神学的功用都是帮助我们认识圣经,而整本圣经则是为主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作见证。   西方教会第二个一千年的历史,如果用图示的话,本来应该是一条直线,但神兴起了一个人,这条直线就变成了一个两股叉。当然不只是这个人,而是从这人开始,神做了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基督教乃至西方的面貌。2017年是这件事的五百周年。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这件事就是宗教改革。在此,我尝试从他的十字架神学来探讨基督徒的受苦。来看一段经文:   该隐与 …

阅读更多 »

“基督徒的”受苦——对《十字架的功用》一文的回应

文/张凯   当我们思考作为一个基督徒或者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中”本质上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时,所需的仍是,也唯独是:神的灵把我们的灵带到各各他山上,仰望、定睛、注视挂在上面的拿撒勒人耶稣。若非确切地知道我们的王经过怎样的道路,作为他子民的我们就不能知道我们事实上已踏上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我们需要求主使我们再次地、不断地确认他在本丢彼拉多面前所做过的那美好见证,他说:我的国不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国若属这个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为我争战(参约18:36)——基督徒作为基督的子民,因臣属、联合于他们的君王而进入了基督的这个宣告中!   前一阵子读到伽芬(Richard B. Gaffin, Jr.)教授一篇题目为“十字架的功用——末世论和基督徒受苦”[1]的文章时,心中 …

阅读更多 »

宣道组曲

编者按:诸天颂赞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整部人类历史都在彰显他的永能和神性,但是,没有一类历史能比宣教的历史更能颂赞神的公义、智慧和圣洁,因为救恩在其中格外显明。本文从这部救恩历史中截取了三个断面,分别是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今年的三段宣教旅程。这些记于信件、回忆、日记中的鲜活经验和体会,如同三支动人的诗歌互相呼应,第一支余音绕梁、第二支渐进尾声、第三支甫始兴起,但也似同一支旋律的变奏,赞美大哉奇哉的神。因为无论这些传道者往何处去,都发现神已经在那里,并与他们同行。   第一支歌:穿越戈壁沙漠 ——30年代内地会宣教士宣教旅程实录   文/巴富羲        译/尹道明   巴富羲弟兄,内地会的英国宣教士,1931年被神呼召,放下作为医生的前程,来到中国,与其 …

阅读更多 »

第二支歌:无声的呼唤——50年代彝族地区宣道回忆

口述/边云波        整理/恩雨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大陆许多弟兄姐妹有一个领受,要往边疆传道,甚至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就是传到地极。边云波弟兄也是其中的一位,他于1948年蒙召,写下《无名的传道者》后,与七位弟兄姐妹一同去西南传道。1950年到1952年间,边弟兄数次前往云南北部彝族地区服事,本文摘编自他的讲道和见证的相关部分。   一   我和两位彝族弟兄沿着一条崎岖狭窄的荒路,走进一座荒山。荒山里有一块地长满了荒草,荒草中有一座无人注意的荒坟。荒坟四面环山,周围有许多青松,坟前有一个十字架形的墓碑,碑文上刻写着一位宣道士的名字。   这位宣道士是内地会的一位英国传道人,多年前来到云南北部彝族地区传道,白白地给人治病,带领了不少人归主, …

阅读更多 »

第三支歌:趁着还有今天——2011迪拜访宣日记[注1]

文/子衿 子衿弟兄,现在北京某教会带职服事,2011年8月和另一位弟兄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华人中访宣21天。本文选摘自子衿弟兄在宣教禾场的日记。   第三天 8月1日 星期一   今天是迪拜时间8月1日上午9点,也是阿拉伯传统的斋月的开始。此月被称为“莱麦丹”月,“莱麦丹”有“磨练”的意思。从今天开始,白天不能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喝东西,饭馆白天关门或者全部用布将门窗遮挡起来,吃饭的人可以在里头吃喝,出门就不行了。他们是晚上6点之后至早晨天亮之前,才可以吃喝东西,公共场合也恢复正常。   当地日间温度高达50摄氏度,我们昨天白天没有出门,晚上5点多开始集合,赶赴位于另一个酋长国富基拉的民工营地。富基拉的事工开始于4个月前,每周都有一次探访和聚会,我们先到龙城[2]的教会里, …

阅读更多 »

触动宣教士来中国的一段话

“如果舒适的本国生活,拦阻你去中国为主受苦,那么,尽管你在本国能完成许多工作,但这些工作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却不能存留;反之,如果你清楚神的旨意并遵行,到中国去,你生命的火花就不会熄灭,将永远闪烁在拯救灵魂的圣工之中。”   ——摘自1931年6月出版的中国内地会会刊“China’s Millions”(《亿万华民》)中一位匿名宣教士写的文章“Appeal to Young Men(向青年呼吁)”,正是这篇文章令年轻的巴富羲清楚神的呼召,前往中国为主作工。(转引自《何竟如此》)      

阅读更多 »

教会的本质与门徒之道[注1]

文/玉汉钦      译/金秀炯   编者按:   虽然中国家庭教会历经许多苦难,但神却在其中赐下能力与复兴。当许多传道人,许多弟兄姐妹为了福音甘付代价,甘受劳苦、逼迫甚至死亡,就看到许多人因福音而得救,因福音经历改变。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的教会,这教会是主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是主所拯救、所呼召的羊群,她也被差遣进入这世界,见证耶稣基督救赎的福音。   因此一个极大并极重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作为受托照管羊群的教牧同工,该如何牧养教会,以喂养、保护、装备、训练众圣徒,帮助他们在基督里成长,也为了基督而活,成为经历福音大能也身负福音差遣的使命者。这值得我们一生不停地探求。   有一个可喜的现象,近十年来,许多教会在牧养方面正发生一种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折,教牧同工对牧会哲学、策略 …

阅读更多 »

麦子教会牧会哲学和策略[注1]

文/邵长玉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太16:18   主耶稣所说的“我要将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这一句话,一直是我被呼召出来建立教会的方向和总理念。是主,要建立教会。   主耶稣不单是教会建立者,而且是永不失败的教会建立者。所以当我看到一间间教会失败了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陷入苦恼中。后来我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主耶稣自己当然是永不失败的,但主用的器皿会出问题!器皿失败了,不好用了,教会就失败了。往往教会的失败、堕落是从传道人开始的。   神若不使用人,人永不能建立合乎圣经的教会,人是器皿,器皿不能建立教会,但能拦阻神建立教会的工作。所以,如果器皿真是被真理充满,能够谦卑顺从主,相 …

阅读更多 »

基督要建立他的教会——麦子教会的成长及牧会理念的形成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什么是教会?教会应当是什么样的?许多牧者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也随之产生牧会理念和策略并应用在自身所服事的教会中,但形成系统理论的并不多。邵长玉牧师在本期杂志中分享了他的牧会哲学和策略,为了能使弟兄姐妹更清晰地了解这一牧会哲学的产生、发展和在实际事奉中的果效,本刊编辑部特别采访了邵牧师,整理成一篇小文。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神对工人和教会的带领和建造,他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为完全。   一、麦子教会小史   2001年5月,邵弟兄第一次走进麦子教会所在的地下室中,那时麦子教会还是一个没有定名的聚会点,而邵弟兄只是一个神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对牧会一无所知。与许多90年代开始服事的传道人一样,邵弟兄信主以后便在三自教会里面听 …

阅读更多 »

教会的真本质、真价值及平衡的牧养

文/高真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神在人间的帐幕。建立正确的教会观、明白教会的本质和价值,对于时下的中国教会意义深远,也是当前很多教牧同工所甚为关注的重点之一。   研究教会,首先要看的是:耶稣基督是如何看教会的。   在四福音书中只有两处提到“教会”这个词汇,一处是太16:18,耶稣说要把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还有一处是太18:17;之后是保罗书信里面大量出现“教会”这个词汇。今天我们要研究教会,首先要看耶稣基督所说的教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仔细研读太16:13-28这段经文: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 …

阅读更多 »

以门徒训练为中心的教会牧养[注1]

文/陆昆   一、教会的本质是由信仰告白决定的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6:13-19)   这段经文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意义重大,它在马太福音中占据结构和篇幅的中心位置,就其内容而言,也是所有福音书甚至全部新约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