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期推荐文章 (page 6)

本期推荐文章

爱灵魂的心:牧者的必备素质

[撒母耳·戴维斯(Samuel Davies)] 如果我们可以将我们所爱的人从永远的毁灭中拯救出来,那么我们在大胆的尝试中可能会遇到的最大困难也都会是多么微不足道!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们幸福,那就迎接一切劳苦、疲惫、困难和危险吧;并且告别那种与这个主要计划不相称的轻松、懒散、愉悦或梦想追求。爱会让劳苦变得甘甜,并让一个负担不再沉重。

阅读更多 »

为传讲基督常作准备——就释经讲道的方法与实践访谈哈该牧师

[本刊编辑部] 如果借用爱迪生“天才就是99%汗水+1%灵感”的公式,其实圣经神学、救赎历史方面的考量,可以对应1%的灵感这一部分。而以基督为中心的释经之所以出岔子,相当多的情况是传道人文本释经的部分出了问题,也就是应该流出99%汗水时,他最多下了1%的功夫,而且还不得要领。

阅读更多 »

从经文到讲章

[丹尼斯•E•约翰逊(Dennis E. Johnson)] 确保你讲解的顺序能帮助听众连贯地沿着从他们知道的内容通向他们所不知道的内容。常常是经文的次序及其思路的流动能为你讲道呈现的顺序提供结构。尽量让你的讲章贴着经文脉络,使你的听众在听你讲道时能“找到方向”,就是能看到这个信息的确是从神话语的文本中解出来的。但请记住,你的目标不是纯粹地向信息容器中倾倒资料;你是在宣讲神的话,为了使基督的荣耀和恩典藉着祂的灵的至高主权改变众多人的心和生命。

阅读更多 »

一位传道人和一间教会的归正之旅

[本刊编辑部 ]福音神学让我们看到人是多么地反福音,我们与文化中的堕落是如何地纠缠不清,我们需要不断地悔改,不但为恶行,也为“义”行,何时停止悔改何时就活在自义中,离开了福音就是死路一条。这几年的归正之路使我领悟到,教会越归正就越会发现更多需要归正的地方。

阅读更多 »

作为教导和讲道标准的《多特信条》

[阿尔扬•冯罗敦希尔(Arjen Vreugdenhil)]《多特信条》不仅总结了圣经中关于上帝恩典的重要教义,而且概述了应该如何教导这教义。这个信条不仅仅是教条,而且还处理了传福音、教理问答和教牧关怀的问题,其关注领域比许多人意识到的要广泛得多。总结此信条的首字母缩略语TULIP,很容易导致扭曲它的教义,产生出“激进的加尔文主义”,但这并非是多特会议的目的。

阅读更多 »

以圣经为根基的教会牧养

[本刊编辑部] 有价值的“新”闻并不悬挂在时效线上,而是荡响自“福音古钟”。尤其是今日,在世界、学界、社会、教会,在“朋友圈”、“看一看”,层出不穷的新闻不断向人喊叫,基督徒当如何体验和反应?——“他感觉到时代惊人的断裂,便紧紧抱住他的圣经。”

阅读更多 »

以神学翻译为志业

[Eddy] 基督教会是建立在神的话语启示上的教会。毫无疑问地说,奠基性的神学翻译著作,对中国教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超乎任何单独的教会、牧者或神学家。任何一本高质量的译作,不仅可以惠及数千万基督徒,而且其中的经典可以流传数代,奠定将来教会复兴的基础。神学翻译实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工,然而中国教会界从事翻译事工的优秀译者则十分缺乏,并且我们缺少对译者成长的关注,妄论培养。这种问题甚至影响到整个神学翻译生态链的其他环节:翻译机构、出版机构、教会和个体的基督徒。

阅读更多 »

“在基督里”的教牧色彩 ——读《全备的基督》

    文/陈研   《全备的基督》是由傅格森博士在一场牧者研讨会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这场演讲的主题是“从‘精华争议’学到的教牧功课”。 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两点: 第一,本书的议题源自“精华争议”。“精华争议”是十八世纪初期苏格兰长老会内部发生的一场神学争辩。当时,苏格兰长老会的总会视一本名为《现代神学精华》(以下简称为《精华》)的书极为危险,并在1720年通过法案将之列为禁书,因为他们认为这本书鼓吹“反律法主义”和“普世救赎”的思想。此后,以托马斯·波士顿(Thomas Boston)为代表的一群牧师发表了一份《正式抗议书》,借此来回应总会对此书的谴责[1],他们被称为“精华人”。于是一场关于《精华》的神学争议就此展开。这场争议的主要议题是:“我们如何传讲 …

阅读更多 »

遵行基督所成全的律法 ——马太福音5:17-20释经讲道

[陆昆] 我们要面对基督的宣告,说祂来是要成全律法和先知,要成全律法并且让我们按照律法的本来意义——也就是律法作为约法,律法指向颁布律法的神,律法要求从里面发出对神的敬畏,律法要求真正在对神的爱中向神彻底地顺服——来遵行。文士和法利赛人虽然讲究律法的规条,但他们完全不能遵行耶稣所说的这个诫命。而这个命令却是基督为我们成全,并且在圣灵的工作里面要加给我们的,因为基督传道时所宣讲的要点就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阅读更多 »

“回到圣经” ——就教会的改革访谈多马长老

在访谈中,多马长老分享了他对自身所经历的教会建立、建制、改革的反思,以及对“回到圣经”这一原则的理解。这个时代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乍听起来很美好,但仔细反思:真的有圣经依据吗?神给我们圣经,使我们有标准去反思。圣经和圣灵催促我们去反思,然后我们会更多地学习,会尝试去改革教会,改变不符合圣经的传统。如果一个教会要改革,应该是出于这个目的。

阅读更多 »

讲道今昔——按着神的圣言讲

[桂丹诺(Sidney Greidanus)] 今日的讲道者既不是旧约圣经时代的先知,也不是新约圣经时代的使徒。他务要谨记今昔讲道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今日的讲道者不再如同先知那样直接从神那里领受信息。今日的讲道者也不能像使徒们一样宣称自己是“目击证人”。然而,只要他们的讲道基于圣经,今日的讲道者仍然可以宣称自己所讲的是神的话。

阅读更多 »

上帝与圣经:经文概览

[提摩太•瓦德(Timothy Ward)] 上帝选择将祂自己呈现给我们,并且在人类的话语中并亦通过人类的话语在我们身上行动。当我们遇见这些话语时,上帝便在与我们的关系中行动,尤其在祂向我们做出约的应许上。上帝用祂的应许行动定义祂自己,以至我们遇见上帝的应许本身就是遇见上帝。上帝来要与我们在祂约的应许中相遇,祂所使用的至高形式是通过作为一个整体的圣经的话语。因此,遇见圣经的话语就是遇见行动的上帝。

阅读更多 »

认出神话语的能力 ——关于讲台事奉的对话

[本刊编辑部] 传道人预备讲道时做出解经大纲,只是他的准备工作。他不能停下来,而是要继续追问:“为什么我要在这个礼拜天对上帝的这些百姓说这些信息?”神的道并不是追着、撵着替我们解决问题,而是把我们带到我们生命真正的问题上。神的道在我们的自觉中创建我们原来没有意识到的处境、没意识到的关系,然后在那里向我们发出命令和邀请,对顺服者给予应许,对抵制者给予审判的警告。

阅读更多 »

Z城教会的传承与更新

[本刊编辑部] 伴随着教会的复兴,史芳看到兴起下一代人服事教会的重要性。1992年,史芳37岁的时候,她开始发动全教会的人为一件事祷告:求神兴起年轻的同工传棒接力。当时弟兄姊妹每个月都有一个星期要到教会晨更祷告,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大家就一起为这件事情祷告。全教会为此坚持祷告了15年。

阅读更多 »

纪念多特会议(1618-1619)

[康纳利斯•P•维尼] 今年距离在荷兰多德雷赫特召开的多特会议已经有400周年。在当时的荷兰教会内,亚米念及其追随者就有关拣选问题的教导引发了一场持续的争议。多特会议正是为解决此争议而召开的,给教会留下了丰富的福音遗产。因此,对于那些珍惜“救恩是唯独倚靠恩典并唯独通过基督的工作”这个教导的人来说,通过纪念这场伟大会议召开400周年及其所产生的信条,即《多特信经》,是一次向神表达感恩的好机会。

阅读更多 »

再来一碗“基督教牛肉面”

[凯若思] 一个是“永恒、属灵的基督国”,另一个是“作为过渡的今生”也即“物质和世界国”。基督徒在前一个国里的生命实际,将会(“应该”)呈现在后一个国里。问题在于,信心在行为中的呈现“有诸多弹性、自由、模糊、相对、多元、错误、不确定和历史的局限”。

阅读更多 »

《官话和合译本》翻译过程 ——内地会宣教士鲍康宁的回顾[注1]

[鲍康宁(F. W. Baller)] 和合本长达近三十年的孕育过程中,西方宣教士团体需要应对宗派分歧、神学争端、英美差异、各圣经公会的偏好等种种张力,而中国同工则需要协调译经原则、行文风格、方言差异方面的问题。圣经得以以统一的面貌在神州大地上通行,殊为不易。

阅读更多 »

从功能理论进路探索汉译圣经前路[注1]

[彭国玮] 找出译文的对象后,就要进一步回答以下问题:预期达到的功能是什么?若偏向工具化翻译,那是否容许运用目的语的文化?若是文献化的,译文要反映源文化多少的语文形式和特色?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翻译任务概要,用这任务概要来评定译文是否适切。

阅读更多 »

应用圣言[注1]

[周毕克(Joel R. Beeke)]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加尔文及加尔文主义者还被称为“经验派”。如此讲道乃是加尔文主义的核心,它涉及基督徒如何在生命中“经验”到合乎圣经的、加尔文主义的教义。这种讲道工作的任务是藉着圣灵恩允,使得信徒彻底改变一新,实实在在地越来越有救主的样式。

阅读更多 »

对霍顿《称义》一书的书评[注1]

[马可•马特斯(Mark Mattes)] 霍顿处理的是今日对称义是唯独因着恩典、唯独通过信心的两个直接的反对之声:激进正统主义和保罗新观。二者都认为传统称义教义不可信。霍顿很有智慧地破除了这两者对于传统更正教称义观点的批评,同时又肯定了这两个观点中值得称赞的部分。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