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9)

期刊

封三:要避开的书籍

文/汉东尼(Tony Reinke)   1、避开某些书籍是为了时机的缘故   不仅因为书籍的内容,更为了时机的缘故不去阅读某些书籍,是明智的作法。一个男孩要成长为一名战士,他首先要学习的是关于战争的策略,以及养成战士的肌肉与本能。因此,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孩子——还有所有在信仰中的孩童——在受呼召运用圣经的世界观来对抗非基督教书籍中列阵的文化大军之前,需要花时间先在圣经的世界观中扎根建造。   对于应该选择哪些书籍来阅读,通常不是可以/不可以的决定,而是现在/以后的决定。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刚信主不久的年轻信徒。在尚未具备足够的洞察力来阅读的作品上,应当小心谨慎。有些时候,谦卑暂缓是基督徒恰当的读书方式。   2、避开某些将邪恶美化的书籍   这并不是要 …

阅读更多 »

“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吗?

[罗纳德·吉耶斯(Ronald L. Giese, Jr.)] 纯粹的“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吗?本文提出,尽管教会也会利用技术,很多的事工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但并不存在所谓的“线上教会”。保罗对教会的主要隐喻之一是上帝的圣殿,而这个词在圣经中通常都是指一个地方。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互联网将身处各地的个体连在一起敬拜,可以看为上帝临在于这一间地方教会吗?另外,教会中的团契相交和彼此的服事可以不通过身体进行吗?本文通过审慎的考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阅读更多 »

若隐若现的荣耀

[杰拉尔德·比尔克斯(Gerald M. Bilkes)] 以前曾有先知到来,教导人们有关将要到来的君王及其国度的很多事情。现在,基督自己亲自登上了历史舞台,以暗语在讲述天国的信息。事实上,这位君王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以血肉之躯来到地上,宣告和讲解祂那独一无二的天国信息。当这些比喻以暗语讲述天国的信息时,就令上帝的国度以荣耀且奥秘的方式进到人们心里。借着这些比喻,基督扩张了祂的国度,得着许多人的心。

阅读更多 »

行在两条沟渠之间 ——摩西律法、神学系统和基督的荣耀

[杰森·迈耶(Jason C. Meyer)] 如果我们爱圣经超过爱我们的神学系统,那么我们就会渴慕用圣经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系统。我在本文想做两件事:第一,探讨神学系统如何影响我们如今看待摩西律法的进路;第二,阐明一种渐进圣约神学对律法的理解。我一点也并不想说这个问题很简单。确实不简单。没有哪个思想体系是完美的。我们都是透过镜子模模糊糊地看。摩西律法与基督律法的深奥本质,要求我们认真聆听经文,也认真聆听别人。在这些问题上的总体一致,不应成为彼此相爱的前提。我在这些讨论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叫基督的荣耀发出烈烈的光辉。

阅读更多 »

圣洁的榜样与和睦的教会

[安老师] 神非常看重事奉祂、传讲祂话语的仆人,立他们做全群的监督,牧养祂的教会(参徒20:28)。作为领袖,首先你要知道,你是在服事一位圣洁的神,你是站在圣洁的讲台上,依靠圣灵,向着神的圣民,传讲祂的圣言。其次,你必须要触动、影响、改变会众的心灵,带来真正生命的翻转。而这仅靠传讲圣经是不够的,你要成为敬虔的榜样,在这个充满谎言、私生活堕落的黑暗世代中,做一个可信赖的、个人生活显出美好见证的人。

阅读更多 »

冲突中的良机

[肯尼斯·桑德(Kenneth Sande)] 一般人面对冲突的反应方式大致有三类:逃避式、攻击式、与人和睦式。这些不同的反应可以用一条有弧度的山坡线来表示。在左边的山底是“逃避式反应”,右边的山底是“攻击式反应”,中间则是“与人和睦式反应”。试想这个山坡上覆盖了一层冰,所以,你如果走得太靠左边或右边,就可能失脚顺着斜坡滑下去。若是你想留在山顶,必须做两件事。首先,求主帮助你抵制天然人想以逃避或攻击来回应冲突的倾向。其次,求主帮助你培养依照福音来生活的能力,采用与人和睦的模式去解决冲突。

阅读更多 »

外一篇:在教会培养和睦的文化

[肯尼斯•桑德(Kenneth Sande)] 使人和睦是借由行动表达出来的一种态度,这个态度的核心是完全了解基督福音所产生的喜乐与感恩(腓4:4)。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使我们能从罪的权势中被释放出来;祂用祂的生命作为赎价,为我们获取自由,使我们能归回神那里。现在祂要我们将这和好的无价礼物藉着使人和睦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这样的态度与行动并非与生俱有,为了建立和睦的文化,教会必须同时做修剪与栽培的工作,帮助人们离弃世界解决冲突的方式,拥有使人和睦的态度与行为。好消息是这样的工作不是只有少数的精英分子可以做,教会里凡有恩赐的弟兄姐妹可以一同来分担。

阅读更多 »

世俗灵性简史

[麦克·霍顿] 西方已失去了它的宗教,但它的灵性却一如既往——被前人视作“异教崇拜”的信仰、假设和实操,正在晚期现代的荒漠中欣欣向荣。我们所发现的与其说是前现代和现代(更不用说后现代)思考方式之间的断层,不如说是结合了自然哲学(“科学”的旧名)和泛神论式或万有在神论式的活力论的长久历史,而后者反对或至少偏离了传统的神论框架。其结果就是艾布拉姆斯所说的“自然的超自然主义”。甚至在我们“已启蒙 ”的时代,世俗化的潮流在西方依然没有平息,对于传统神论的不信并没有带来彻底的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而是与对神秘学日益增长的兴趣齐头并进。

阅读更多 »

灾后重建 ——1902年返晋同工山西通讯

[编译/亦文] 庚子教难虽然给山西教会带来刻骨铭心的创痛,但也极深地将福音烙刻于这片土地之上,无论是重建失足的信徒,还是宽恕仇敌、放弃赔偿,无不比和平时期更多彰显了与基督的联合。殉道的中西信徒,皆成为后来事奉者的榜样。好几位宣教同工的报告中都提到了殉道者事工的果效,在身后仍然发挥作用。殉道者的榜样、当地信徒的期盼和中国禾场的巨大需要,以及在苦难中更深认识基督的福音,是当年这些宣教同工们多重的激励,岂非也是我们今天奔走天路的驱动吗?

阅读更多 »

当弃绝暴戾的言语说和平的话

文/王明道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15:1)   “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   败坏人的言语不一定是毁谤、虚谎、论断、辱骂等等的恶话,就是一句平常的话如果用暴戾的态度与音调说出来,也常会弄出极不好的结果,惹起人的愤怒争端,有时甚至闯出大祸。你对人说暴戾的话,属血气的人谁也不能逆来顺受,必要用比你更暴戾的话来对付你;你听了他所说暴戾的话,不自己省察自己的错失,反以为人对你无理,于是用更暴戾的言语来对付他。言谈之间,越激越烈;始而口角,继而动武,至终不弄出极大的风波不止。但追本溯源,不过因为一两句暴戾的言语而起。暴戾的言语所有的害处是何等大啊!   或者与你谈话的人是比你 …

阅读更多 »

卷首语:拉维·撒迦利亚事件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本刊编辑部] 拉维•撒迦利亚的丑闻,会刺激我们更加慎思明辨么?“福音广传与淡化福音、文化对话与脱离教会”是当代福音运动的部分特征。当大陆家庭教会被卷入一场由网络会议技术普及而来的福音运动时,我们需要敏锐与警醒地注意到这一变化。

阅读更多 »

从自我欺骗中蒙拯救

[保罗•区普(Paul Tripp)]不管我们有多少神学知识,多么熟悉圣经,有多少服事经验,有多少恩赐,我们都是亟需帮助的人。我们每天都需要基督耶稣救赎的恩典,我们生命当中最危险的东西不在我以外,而在我里面。但是解决我们自我隔绝、自我保护的唯一途径是什么呢?就是属灵的共同体。

阅读更多 »

在末后的世代与神同行

[杖恩] “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玛土撒拉大概的意思是:“到他死的那一年,事情就必应验”。当以诺知道将要有审判,明白世代最终的结局,他的眼光并不专注于“现在的生活”,不是消极地去等待,而是更积极地去预备,与神同行地生活。

阅读更多 »

清教徒的讲道

[钟马田] 他们无论做什么,都像“是做在我那位伟大的主眼前”一般,因为晓得有一天必要为这些工作交账。我们所得的地位是站在上帝与人之间,不是作“活的香气叫人活”,就是“作死的香气叫人死”。今天这个世代最大的需要,就是凭着圣灵所宣告的上帝之道。

阅读更多 »

旧约时代的人如何得救?

[彼得•金特里(Peter Gentry)] 旧约中的人如何得救?答案很简单:从创世记到启示录,每个得救之人,都是藉着信心,靠上帝的恩典而得救。在旧约中,人们得救是藉着相信一位将要来到的拯救者,一位将要来到的救主。因此你可以说,旧约时代的人同样是因着信耶稣基督而得救。

阅读更多 »

成全圣徒,建立主的身体

[李牧] 地方教会要成为培训主的精兵的地方。耶稣给我们做了最佳的榜样,祂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十二个使徒身上,训练他们,并差派他们。“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这是给传道人的命令。

阅读更多 »

访谈李牧:通过“讲道预备与点评会议”培训工人

[本刊编辑部]李牧所服事的教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牧养、治理设置,就是周一晚上的“主日事工评估会”,也是他特别提到的培训工人的方式。李牧认为:“在限定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也应当忠心地探索智慧的方式,好牧养与治理神的家。殷勤地挖掘一定得着活水。”

阅读更多 »